“中国好歌剧”须土生土长

03.11.2014  12:44

  从经典歌剧《白毛女》,到原创大戏《八月桂花遍地开》,还有被誉为“开启了亚欧歌剧交流新时代”的《木兰诗篇》……在第二届中国歌剧节菜单中,源自西方的歌剧涌现出一批令人瞩目的“中国制造”。昨日在汉举行的“第二届中国歌剧节论坛”上,来自国内歌剧界的知名专家学者齐声呼吁:中国人模仿西洋歌剧无法做到原汁原味,“中国好歌剧”必须土生土长,具有“中国味”。

  歌剧《洪湖赤卫队》60年常演不衰,《江姐》自诞生后经历多次复排,《原野》成为“第一部叩开西方剧场大门的东方歌剧”……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研究所副教授满新颖认为:“这些里程碑式的作品,即使在当下,仍然焕放着极强的生命力和感召力,成为专属于中国人的歌剧记忆。

  西方歌剧在中国经历了本土化历程,中国歌剧人创造出了属于自己风格的“中国造”。中央歌剧院创作中心主任蒋力说,中国歌剧要长足发展,一定要坚持“接地气”。

  如何打造中国原创歌剧经典?专家们认为,倾力打造“中国流派”是中国歌剧走向世界的途径,应该“崇洋”不“媚外”,找到原创歌剧的中国韵味和曲风曲调。

  朝鲜人将中国名著《红楼梦》搬上歌剧舞台演出,曾引起轰动。这也为我国歌剧人提出一个命题:如何加快中国歌剧的民族化与本土化?中国歌剧研究会副秘书长王道诚认为,我国传统戏曲、经典名著等,都可以成为歌剧创作的活水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