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报告 绿皮书》在京启动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东北亚开发研究院、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中小城市经济发展委员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2015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报告·绿皮书》暨第十一届中小城市科学发展及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课题研究日前在京正式启动并推出阶段性成果,样本城市名单已在中国中小城市网公示,目前进入城市数据核实和城市实地调研及案例总结阶段。
该项课题研究主要通过综合实力、投资潜力、“两型”城市和新型城镇化质量指标体系,测评中国中小城市的科学发展水平和新型城镇化质量,旨在引导中小城市摒弃唯GDP的发展思路,树立以人为本、绿色可持续的全面发展观和政绩观。通过树立不同类别的改革发展典型,剖析、总结、推广中小城市科学发展模式和新型城镇化建设道路,引导中小城市借鉴先进经验、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提升科学发展水平和新型城镇化质量。并通过搭建中国中小城市合作发展联盟,组建智库、产业、资本、城市交流合作平台,有针对性的开展中国中小城市投融资考察团活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为中小城市量身对接金融、项目、产业、智力等资源,助力中小城市全面发展。
总结十二五,规划十三五。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的必然要求。“四个全面”,是从我国发展现实需要中得出来的,是从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中得出来的,是为推动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立足治国理政全局,抓住改革发展稳定关键,统领中国发展总纲,确立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方向、重点领域、主攻目标。为此,《2015中国中小城市绿皮书》主题确定为“中小城市全面发展之路”。皮书将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理、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梳理和总结中国中小城市的年度发展情况。
十三五时期,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冲关”的关键时期。作为新型城镇化的主战场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阵地,中小城市应全面回顾和总结以往经验教训,在牢牢抓住可持续发展这一主线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发展和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2004年,为系统回顾、总结我国中小城市的发展现状,研究城市发展中的问题和发展方向,引导中小城市加快科学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让中小城市发展进一步引起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和支持,同时为党和政府以及各有关方面针对中小城市的决策、研究提供依据和参考,由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评价体系研究课题组、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东北亚开发研究院、中城会中小城市经济发展委员会等单位联合主办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和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研究课题,并在全国东、中、西、东北分别建立了科学发展调研基地和新型城镇化示范基地,为研究提供了鲜活的样本城市和数据采集标本。截止目前,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评价体系课题研究已完成十届,中小城市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课题研究已完成两届,编辑出版了五部中国中小城市领域年度发展研究报告——《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报告· 绿皮书》,主题分别为2010年中小城市绿色发展之路、2011年中小城市统筹城乡发展之路、2012年中小城市新型城镇化之路、2013年新型城镇化——中小城市的路径选择与成功实践和2014年中小城市生态文明发展之路。
2015年中国中小城市全面发展之路发展报告暨第十一届中小城市科学发展及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研究成果将在“2015年第十一届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高峰论坛”上通过《2015中国中小城市绿皮书》或《人民日报》向国内外百余家媒体和公众发布。
该项课题研究由于始终坚持学术性、公益性研究原则,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关键时刻回答了“什么是科学发展”“怎样科学发展”的问题,引领中小城市在科学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吸引了全国各中小城市的广泛关注、积极参与和一致认可,其研究成果《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报告·绿皮书》以及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百强区、百强镇和新型城镇化质量排序的发布,已成为中国中小城市领域的一大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