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法院32个家事法庭巧解百姓千千结
宜昌市夷陵区法院家事法庭
安陆法院的情绪宣泄室
清官难断家务事,法官巧解千千结。
近年来,湖北省高院确定17个家事审判改革试点法院,设立基层家事法庭32个,并选任陪审员162人、调解员823人、心理咨询师56人,深入推进家事审判方式改革,维护婚姻家庭和谐稳定。
连日来,极目新闻记者采访了湖北省部分家事法庭,聆听家事法庭法官把事办“和”、“柔性司法”的温情故事。
夫妻复婚又离婚 房产矛盾最终化解
“冯女士,如果从法律角度上来讲,这套房屋是属于您的。但是,我还是希望您能够再考虑一下,毕竟,婚姻不能看成是一笔交易,爱情虽然逝去了,但肯定有值得追忆的美好。”
武汉市硚口区仁寿法庭里,法官语重心长对王先生和冯女士说。一桩离婚又闪电复婚的案件,让双方当事人心力交瘁,在家事法庭法官的调解下,终于尘埃落定。
2019年4月,冯女士与王先生协议离婚,结束了十五年的婚姻。双方约定,王先生名下的一套房产归冯女士所有。两个月后,冯女士与王先生再一次来到了民政局,办理了复婚手续。
复婚不到一年,婚姻再次出现问题。2020年5月,冯女士走进了仁寿法庭,起诉要求与王先生离婚。王先生对离婚没有意见,但要求对财产重新分割。原来,在双方结婚时,王先生的父母出资30万元作为首付,帮助他们购买了一套住房,贷款则由夫妻二人共同偿还。协议离婚时,王先生背着父母将房产转移到冯女士名下。冯女士起诉离婚,王先生的父母得知后十分激动,认为儿子不该把房子给冯女士。王先生认为,首付款是自己父母一辈子省吃俭用攒出来的,自己一时冲动把房屋全归女方不合理,于是他强烈要求重新分割房产。
承办法官周取才拿到案卷后,仔细研究了案情。按照法理来说,房子的产权已经转移到冯女士名下,王先生此时反悔,他的诉求是得不到法律支持的。周取才考虑到双方曾经离婚又闪电复婚的情况,认真听取了双方的意见,耐心细致地释法明理,最终王先生放弃了自己不合理的诉求,而冯女士也同意将王先生父母的首付款还给对方。
最终,在周取才的主持下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离婚;婚生子女由冯女士抚养,王先生承担抚养费;房产归冯女士所有,冯女士补偿王先生30万元。
极目新闻记者了解到,仁寿法庭是硚口区法院的派出法庭,作为武汉市成立的首个家事法庭,该庭坚持以情感修复为导向,探索创设七步诊疗式调解法、离婚冷静期、红黄蓝家暴预警机制等工作方式,获得诸多赞誉和荣誉。
争夺子女抚养权 法官调解好聚好散
“谢谢你们,我虽然身体残疾了,但我相信能过好自己的日子。”2021年8月24日,丈夫李某对前来回访的安陆市法院城区法庭法官说道。
“您放心,虽然我们离婚了,还是会继续关心他们父子的。”妻子王某也在电话里对法官诚挚地说。
李某与王某于2001年2月经人介绍相识,2002年1月12日登记结婚,育有一女一子。婚后,李某在外打工补贴家用,王某则在家抚养孩子。2010年11月,夫妻二人因琐事发生争吵,李某一时冲动,从自家二楼跳下摔伤致残。此后,王某遂常年外出务工,夫妻双方缺乏沟通,互不信任,最终感情破裂,王某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要求两个孩子由其抚养。
以家事审判为特色的城区法庭法官受理该案后,通过前期沟通得知,在这场离婚纠纷中,孩子成了双方争抢的焦点,夫妻两人多次为孩子抚养及相关费用问题发生争执。考虑到李某身体不便,承办法官决定将“法庭”搬到家门口。庭审中,多年不见的夫妻二人针锋相对、剑拔弩张,双方都无法冷静沟通。考虑到如果就案办案,一判了之,有可能引发更大的冲突,埋下更深的隐患,承办法官决定暂时休庭,进行“背靠背”调解。
“孩子他爸因冲动伤残,我不怪他,我承担了养家糊口的重担,他不仅不理解我,反而自暴自弃,经常恶语伤人。”王某泪眼汪汪地诉说。
“我身体有残疾,以后还得靠孩子,离婚可以,孩子必须归我。”李某也表明自己的态度。
调解过程中,承办法官从情理出发对二人进行劝导:夫妻二人长期分居,缺乏沟通,导致感情破裂,夫妻关系名存实亡。孩子是父母的希望,我们只有给孩子提供好的生活环境,才能让孩子健康的成长。“血浓于水”,孩子不管跟谁生活,都是父母双方的孩子……
经过3个多小时的劝解,李某和王某回想起夫妻共同生活的点点滴滴,均痛哭流涕,为家庭的破裂而深感懊悔。最终,李某同意离婚。
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着想,承办法官在询问子女意愿的基础上,双方就婚姻关系、夫妻共同财产、婚生子女抚养权归属及子女探望权等方面达成一致意见。
在实践中,安陆法院建设家事审判功能室,家事审判庭,不设原、被告席,代之以“丈夫”“妻子”。情绪宣泄室里面是海绵墙面和沙包,让情绪激动的人进来“打几拳”,纾缓压力冷静情绪。2016年以来,安陆法院家事审判团队共收案2787件,结案2562件,结案率91.9%,调撤1336件,调撤率52.1%。
月光族争吵不断 先上堂婚姻教育课
“相比其他民事纠纷,婚姻矛盾显得较深而且急迫。”这是宜昌市法院家事法庭法官们的共同感受。
95后的小夫妻小超和小玲,和当地大多数年轻人一样,在浙江打工,每年回乡过年。2020年受疫情影响,他们没能按时返岗上班。
对于月光族的他们来说,小夫妻的生活变得一地鸡毛。日常生活中,他们常为琐事争吵,在相互指责中矛盾升级,终究还是走到婚姻尽头。因为财产问题无法达成一致,双方向法院提起诉讼离婚。
“即使不能再携手,也要彼此祝福,才不辜负婚姻一场。”在庭审现场,主审法官给两人上了一堂婚姻教育课。
小超和小玲在线接受法庭教育后,消解了剑拔弩张的对立情绪,协商处理了财产问题,并表示今后会重新审视人生和婚姻的意义。
承办此案的法官介绍,近年来,宜昌法院婚姻纠纷中“民转刑”恶性案件时有发生,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极大危害。因此,家事法官在处理婚姻纠纷时,会审慎对待每一段婚姻,也会在家事审判中导入“法庭教育”内容。
极目新闻记者获悉,近三年来,宜昌法院部门共审理婚姻家庭继承类家事纠纷案件12797件,平均每年审结达4000余件,调撤率达到50%以上。
来源:极目新闻 责任编辑:柯学文 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