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纲要”力挺 中国“芯”能否逆势崛起
近日,《国家安全战略纲要》审议通过。1月初,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首个项目也落子上海浦东,由此《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也正式落地。在两大纲要力挺之下,以芯片产业为代表的国产信息化行业迎来历史性机遇。中国芯片企业能否趁势崛起,未来几年可见端倪。
两大“纲要”力挺中国“芯”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通信设备生产国和消费国,但最要紧的芯片却依赖国外企业,辛苦挣来的利润很大部分都拱手奉上。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进口集成电路的费用超过1.33万亿元。业内人士指出,棱镜门之后,“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成为共识。芯片作为通信设备的核心,已成为网络安全的“必争之地”。
所以,助力中国“芯”崛起已成大势所趋。2014年6月,国务院发布《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明确提出成立专项国家产业基金支持中国企业。2015年1月初,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首单投资就落子浦东。
1月23日,中共中央审议通过《国家安全战略纲要》,我国对安全的重视更上一层楼。在两大“纲要”力挺之下,中国“芯”也迎来历史性机遇。
1月初,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总经理丁文武表示,基金自正式成立以来,已经募集了1000多亿元,希望能撬动万亿资金投向集成电路产业。
对于基金运行情况,iSuppli半导体首席分析师顾文军告诉记者,目前来看,基金运作效率很高,并且能以企业为主体,是帮企业的忙而不是自己来,这也让业内人士比较看好。
手机中国联盟秘书长王艳辉也认为,这轮产业基金的操盘手非常专业,在业内很有威望,所以我们对于基金的运作效果抱着乐观态度。
芯片设计与制造哪个更重要
政策有了,钱也来了,怎么花钱就成了焦点。
在《推进纲要》中,提出以“设计为龙头、制造为基础、装备和材料为支撑”,这也是政府首次确立了芯片设计的“龙头”地位。
不过,从资本流向上看,芯片制造企业似乎更受基金偏爱。丁文武也公开表示,基金中60%将投向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业,40%则将投向设计、封装、原材料等其他集成电路相关领域。彭博社数据也显示,过去一年半里,中资企业斥资近50亿美元涉及5项芯片企业收购,主要集中于芯片制造业。
不过,业内人士指出,诸如高通、ARM等芯片巨头,其实并不生产芯片,而是通过代工或者授权大获其利,中国企业每年都需要缴纳高额的专利授权费。中国如果轻设计而重生产,无异于继续为别人打工。
多位资深业内人士也表示,中国芯片设计发展缓慢的主因是投资不足。一旦我国在芯片设计领域有所突破,也能为制造、封装和终端节省一大笔成本。所以,我国集成电路基金更应该设计与制造并举,让“龙头”真正能起到带头作用。
巨头入局引发“搅局”隐忧
随着产业基金的推进,有业内人士也有隐忧,担心海外同行前来“搅局”。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目前国家集成电路基金的出资方达15家,其中13家具有中央或地方国资背景。此外还有两家科技投资基金,分别是赛伯乐资本和武岳峰资本。除了国家级基金外,武岳峰资本还与上海市创业引导基金共同发起设立上海武岳峰集成电路信息产业创业投资基金,这也是上海市的地方产业基金。有业内人士指出,武岳峰资本正是由海外芯片巨头联发科控制。
对此,王艳辉指出,随着我国集成电路企业的崛起,必将对现有巨头形成挑战。让一家海外芯片巨头入局产业基金,相当于这家巨头既是运动员也当裁判员。而且,目前只有联发科一家海外巨头入局,高通、英特尔等芯片巨头都被排除在外,巨头间也缺乏必要的制衡。
有业内人士指出,在产业基金推进过程中,必须要处理好发展和竞争的关系,避免发生不必要的纠纷或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