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从“两便”到“三便”?——全国高级法院院长座谈会精神解读

26.07.2021  17:05

7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了一个重要会议。会议开了一天,主题是不断提升人民法庭建设水平和基层司法能力。31个高院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分院以现场汇报或书面交流方式报告了人民法庭工作。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周强作了重要讲话,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贺荣主持会议,党组成员、副院长贺小荣通报了全国人民法庭工作情况。

从规模、时长看,可见这次会议的重要性。再从会议的筹备来看,最高人民法院对此次会议的重视程度之高,可见一斑。

早在年初,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就决定把强化人民法庭建设,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基层社会治理作为2021年的工作重点。此后,最高人民法院成立专门调研组,用时2个多月,采用实地考察、走访座谈、召开片会、数据分析等方式,听取全国31个高院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分院意见建议,听取人民法庭干警、基层党委政府、当地人民群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意见建议,开展了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民法庭大调研活动。

最高人民法院为何如此重视人民法庭建设?

要知其要,必先了解人民法庭地位作用之重要。

人民法庭是人民法院最基层的单位,是化解矛盾纠纷、服务人民群众的第一线,是司法服务基层社会治理、推进乡村振兴的最前沿。人民法庭扎根基层,目前60%以上的人民法庭处于广大乡村,与人民群众打交道最多,承担着化解矛盾纠纷、维护基层社会稳定、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职责。

今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对政法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强调要更加注重系统观念、法治思维、强基导向,推动政法工作高质量发展。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推进新时代人民法庭工作高质量发展,既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强基导向批示的重要举措,也是全面推进人民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近年来,人民法庭建设成效如何?

周强院长讲话和全国人民法庭工作情况通报,对此都作了总结。概括来讲,主要是思想认识有了新提高,服务发展取得新成效,服务群众展现新形象,促进治理治理取得新进展,改革效能取得新提升,队伍建设得到新加强,基础建设迈上新台阶。

主要成绩单略举如下:

人民法庭布局不断优化。截至今年6月,全国法院实际运行的人民法庭有10145个。在类型上,全国有乡村法庭6201个、城市法庭1234个、城乡结合法庭2710个,另外不少地区建立了人民法庭巡回审判点。此外,全国目前共有专业人民法庭840个,强化了行业性、类型化矛盾纠纷或者区域性突出矛盾纠纷的社会治理功能,成为人民法庭工作新亮点。

服务大局成效显著。全国人民法庭立足核心职能,妥善处理大量征收征用、劳动争议、婚姻家庭、商铺租赁、民间借贷等矛盾纠纷,着力源头预防,注重非诉讼方式及时就地化解。2016年至2020年,全国人民法庭新收各类案件共计2040.8万件,审结2027.5万件,切实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司法为民能力不断提升。推出网上立案、电子送达、自助查询、文书印制、短信联系平台等方式服务辖区群众,最大程度释放人民法庭诉讼服务潜能,切实为群众提供一站式、规范化诉讼服务。从统计看,近三年来参与“一站式”建设的人民法庭逐年递增,目前约占60%。

基础建设提速升级。经费保障迅速增长,装备配置基本到位,法庭建设稳步上升,2000至2020年,新增投入使用的法庭数量为4691个。信息化建设不断加强,城区法庭、城乡结合法庭基本实现科技审判法庭全覆盖,能够实现网上调解、网上庭审、网上直播、电子卷宗随案生成、无纸化办公、电子签章、智能合议等功能。

当然,人民法庭还存在能力水平不足、发展不平衡、服务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作用发挥不够等问题。有问题不可怕,只要正视问题,坚持问题导向,拿出实招硬招,久久为功,做强做实人民法庭,就能不断推动人民法庭工作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人民法庭如何建?

新时代人民法庭如何建?此次会议作出部署,从工作原则、功能定位、方法路径、目标要求等多个方面,擘画如何加强这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注意的是,从去年11月召开的第四次全国人民法庭工作会议到本次会议,人民法庭应坚持的工作原则有了发展变化,在“坚持便于当事人诉讼”“便于人民法院依法独立公正高效行使审判权”的基础上,增加了“便于人民群众及时感受到公平正义”。

工作原则从“两个便于”发展到“三个便于”?该如何理解新时代人民法庭应当坚持的工作原则?

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是新时代人民法院必须紧紧围绕的工作目标。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人民对公平正义的需要日益增长,“公平正义”成为人民法庭工作更加突出的目标。随着交通便利化、诉讼服务信息化,“两个便于”在很大程度得以实现,“两个便于”原则在新的条件下又有新内涵和要求。新时代人民法庭工作,在坚持“两个便于”原则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征,将“便于人民群众及时感受到公平正义”作为工作原则中新的时代内涵、新的实现路径,正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需要。

会议明确提出,要提高政治站位,准确把握新时代人民法庭的功能定位。这就是“三个服务”: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服务基层社会治理、服务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需要。

那么,如何理解准确把握新时代人民法庭的功能定位?

加强人民法庭工作,是司法服务乡村振兴的基础性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看,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服务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人民法庭工作的一项重大功能,也给人民法庭提供了广阔历史舞台。人民法庭要紧扣“三农”工作重心从脱贫攻坚历史性转移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后的新任务新要求,以司法手段服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加强人民法庭工作,是司法服务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抓手。人民法庭制度起源于土地革命时期,组织体系覆盖整个基层社会,是司法服务基层社会治理的最前沿,在全世界司法制度中独树一帜,最能够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优越性。服务基层社会治理是新时代人民法庭工作的又一项重大功能,必须充分发挥人民法庭加强矛盾纠纷源头治理的独特优势,紧扣市域、县域治理需求,健全覆盖城乡的司法服务网络,积极促进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建设,维护基层社会长治久安。

加强人民法庭工作,是司法服务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进入新发展阶段,必须更加注重共同富裕问题,我们要始终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民法庭是化解矛盾纠纷、服务人民群众的第一线,是人民法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最生动实践,新时代人民法庭工作应当紧扣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紧紧抓住基层和乡村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与人民法庭工作发展不平衡、保障群众权益不充分之间的矛盾,服务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新期待。

新时代人民法庭工作重点有哪些?

全面推进人民法庭工作高质量发展,此次座谈会作了重要部署。小编来给你划重点:

优化人民法庭区域布局。坚持“三个面向”“三便原则”,综合考虑统筹城乡发展的现实需要,结合各地实际,区分城区法庭、城乡结合法庭、乡村法庭,分类指导,综合施策,完善法庭布局模式,健全覆盖城乡的有效司法服务网络。

有序推进专业化建设。区分城乡、地区差异,坚持综合性和专业化相结合,在农村地区加强综合性人民法庭建设;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探索类型化案件集中由人民法庭专业化审判;在产业特色明显的区域,可根据辖区中心工作需要,明确由专业化法庭专门审理特定区域、特定产业相关的案件。
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落实“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对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的总体部署,服务乡村产业振兴,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积极参与乡村建设行动,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

服务基层社会治理。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参与城乡基层社会治理,推动健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加强源头预防化解矛盾,推动法治社会建设,推动提高基层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

服务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需要。准确把握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新需求,加强民生司法保障,全面推进一站式建设,坚持和完善巡回审判制度,着力解决城乡基层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因地制宜在人民法庭建立诉讼服务站,方便当事人随时随地办理诉讼业务;深化“分调裁审”机制改革,促进形成基层多元解纷网络。完善直接或者派驻立案机制,推进人民法庭跨域立案服务,确保人民法庭能够作为协作端办理跨县、跨市、跨省立案。推进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加强电子送达,综合运用现代和传统手段,破解送达难题。

此外,会议还从加强人民法庭人员管理、建立健全考核机制、提升保障水平、加强法庭工作的组织领导等方面,明确了相关工作任务要求。

  来源:最高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柯学文 陆明
湖北举办线上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
7月25日至26日,为持续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动员全省档案系统抓好国家档案局对湖北档案工作监督检查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湖北省档案局依托中国知网以线上方式举办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省内外档案工作者4.档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