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塆上听酒歌
酒歌
朱清明 廖双巧
8月4日,骄阳似火,笔者一行前往东山塆村进行寻访。该村位于罗田县白庙河镇东部,与英山县毗邻,俯瞰大河岸汤河,与进士河漂流、东安河水库、跨马墩水库均一臂之遥。传说这里是罗田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罗田东腔戏的发源地之一,这是吸引笔者前往的主要动因。
带着一种神秘的向往,笔者在白庙河镇党委宣传委员方银桃女士的陪同下,一路缘山盘旋而上。笔者此行共有6人,目的地虽只有一个,但“任务”却不尽相同:县文化馆分管非遗工作的副馆长周欣女士和白庙河镇文化站长胡朝,是前去考察东腔戏的;文化馆文学辅导干部、《罗田文艺》编辑王松平,是专程去进行采风;“大别山网”管理员王志高以及业余写手王闻起,则是去“扒”新闻素材。大家心中,都装满了期待。
东山塆并不十分高峻;山路虽然弯曲,但由于已经硬化,所以并不难走,一会笔者就到了村部所在地。与炎热的天气相比,乡亲们的热情更高几分,听说笔者前来,一大群男女老少早在那儿迎侯;而七、八个东腔艺人,已准备好锣钹,早在那儿“严阵以待”了。
一会儿,东腔戏就“吚吚呀呀”地开场了,配以锣、钹的音乐,一字一腔,如山野清泉在人们心头拂过,叫笔者已经被世俗的生活风尘沾染得有些疲惫的心灵,莫名其妙地产生了丝丝颤动。那古朴原始的乐曲,一如山野时时扑面而来的风,一洗笔者满身的尘垢。
欣赏了一会儿东腔表演,笔者又急不可待地去探访山水野趣,看到了陈年老房子,也看到了一幢幢精致典雅的小洋楼,还看到了该村新近整治的生态文明塆落,宽阔平坦的水泥路、环塘而建的雕花石栏、造型别致典雅的楼房以及沿路安装的太阳能路灯,在还有些古朴的山乡,成一道透露出现代气息的别样风景。王志高、王闻起二人忙用手中的“长枪短炮”对着心仪的风景连连进行“扫射”;王松平亦不甘寂寞,拿手机东拍西照起来,完了还不时拿出照得还算不错的风景照,进行一番炫耀。
就在笔者东游西逛之际,村第ー书记许林海匆匆赶到。他是本村人,原是国家干部,后来留职停薪在外创业,十年来颇有成就,今年主动向县委、镇委要求回村任第一书记,带领村民脱贫致富。他们制定了一个宏大的规划,计划利用东山塆的自然风光和人文资源进行乡村旅游开发,目前已开始了部分建设。而为了村里建设,许林海已经“自掏腰包”30余万元。在一棵百年古枫树下,笔者停止了脚步。那古枫因年代久远,根部已经空虚。为了保护古枫,许林海安排做了一道水泥石墙进行防护,这种关注生态环境的眼光,已经超越许多一般农村干部了。
说话间己到饭点,而饭己熟莱己香。吃饭安排在一农家,许林海反复申明是他私费请客。农家饭食,莱品较为丰富。客席之旁,那七、八个东腔艺人围了一桌,笔者彼此致意后,便举箸开吃。起初大家“相安无事”,笔者也吃得很认真。吃着吃着,邻席突然热闹起来——几个艺人边喝酒边划拳边唱起歌来。浅耳一听,笔者并不在意,可仔细一品,不由大惊:他们唱的,是笔者闻所未闻的酒歌!周欣连忙放下碗筷,拿起手机摄录视频;笔者几个也纷纷离席,拍的拍,录的录,将饭莱晾在一旁。
酒歌又叫“拳歌”,就是喝酒时划拳的歌,与影视作品中的划拳不同,不是念而是唱。一人起头,以数字入歌;一人对之,续接数字,如此叠加,如“三只蛤蟆几呀么几条腿?”要对曰“三只蛤蟆十二呀么十二条腿”,错者为输,输者罚酒。更有特色的是,每一次对歌都有ㅡ个“酒牌”,四句,多为贺词,如“紫竹林中节节高,手拿仙棍打仙桃;仙桃落在金盆里,父子同科又同朝”。又如“大步来到贵府中,府前高挂红灯笼;不是公子中了举,就是小姐入皇宫”。
见笔者很感兴趣,那几个艺人也是兴致高涨,一支接着一支,唱得生动传神,余音绕梁。那歌使用的是罗田小调,音调柔婉中透出高亢,前两句较和缓,第三句突然昂起,带着九分的热烈,又有着一分的苍凉,听着听着,不由使人心生慨然,一种说不出的情愫顿时充盈了胸腔。那几个艺人年纪大的已到了80余岁,年纪小的已有60来岁,看着他们歌之舞之的动作和怡然忘情的神态,我心中充满的是无尽的感动和感慨。酒歌,是劳动者在辛苦劳作和苦难折磨中创作的一种歌谣,千百年来,它该抚慰了多少颗痛苦、孤独和寂寞的心灵!如今,它在广袤的田野上,开得仍是如此娇艳迷人!
在返程的路上,笔者仍沉浸在东腔戏那婉转的旋律里,沉浸在酒歌那古风遗韵中……
东腔戏
东山塆村
(责任编辑:连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