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认为:“第六次物种大灭绝”一说尚待考证

03.07.2015  19:56

  熊猫资料图。黄威铭 摄

  中新社北京7月3日电 (记者 张素)一项最新研究声称,人类或已开启“第六次物种大灭绝时期”。但是不少专家认为这一说法有些“夸大其词”。

  美国《科学进展》期刊最近刊登的文章指出,来自斯坦福大学等高校的学者们发现,目前脊椎动物的灭绝速度比正常情况快114倍,人类社会开始加速毁灭其他物种。

  “如果物种灭绝的加速趋势保持不变,最快在三代人之间,人类享受的大多数生态系统服务将被剥夺。”该文章的作者杰拉尔多·塞巴洛斯对媒体表示,研究采用最保守的数值进行计算,包括科学界所估计的最快物种自然灭绝速度和最严苛的物种灭绝标准。他们研判,人类自身有可能在第六次物种大灭绝初期消失。

  地球此前已发生5次物种大灭绝。第一次发生在距今4.4亿年前,约有85%的物种灭绝。最近一次发生在距今6500万年前,曾统治地球1.6亿年的恐龙由此灭绝。

  不过,3日受访的一些专家指出,人类的确处于一个新的灭绝事件的进程中,但“第六次物种大灭绝”的说法有些“夸大其词”。

  综合各方质疑,主要基于三方面。首先,物种灭绝是“常态”,只有灭绝率达到一定程度才能算作大灭绝。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地球生物系教授童金南说,地质历史上较大的灭绝事件有60多次,被称为大灭绝的有5次,其灭绝率均超过50%。

  地球观测组织生物多样性观测网络主席亨瑞克·佩雷拉的说法是“当前物种灭绝速度进一步加快,或目前的灭绝速度再持续好几个世纪,才能称为大灭绝”。比如,地球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灭绝发生在距今2.5亿年前,但其过程持续了6万年左右,由此才能理解“第六次物种大灭绝初期”的含义。

  其次,由于对当前物种总数量的判断从300万种到1亿种不等,统计物种及统计方法也不同,科学家们难以对物种灭绝速度给出统一答案。杜克大学发表在《自然》期刊的研究称物种灭绝速度比在正常情况下快1000倍,与最新统计结果的114倍结果悬殊。这项最新研究只涉及比较高等的脊椎动物及哺乳动物,脊椎动物的数量远远小于无脊椎动物,并且两者估算的灭绝速度不同。

  最后,尽管目前的灭绝进程“以人类破坏环境为主因”,但相较于地球历史上出现的极端环境,人类活动或也推迟冰川时期的到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曾将“第六次物种灭绝”写入科普书籍《濒危动物》的黄乘明谈到,当人们开始保护濒危动物,所做工作富有成效,比如在最新一版中国濒危动物“红色名录”中,很多动物的濒危程度降级。

  尽管“第六次物种大灭绝”的说法尚待考证,但由此引发的争论有助于人们清醒地意识到身处危机。亨瑞克·佩雷拉承认地球“正遭遇一次大型的生物多样性危机”。

  专家们呼吁,地球表面的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本就彼此依存,种种环节都可能导致物种灭绝,一旦超越整个生态系统崩溃的临界值,将带来一场灭顶之灾。(完)

(见习编辑 张潘)

此稿件为延展阅读内容,稿件来源为: 中新网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纠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