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局专家解析长江沉船江段龙卷风生成特点

03.06.2015  03:57

在南方强降水背景下的突发性灾害天气
——专家解析长江沉船江段龙卷风生成特点


  6月1日21时30分许,由南京开往重庆、载有458人的“东方之星”客轮突遇龙卷风,在长江湖北石首段倾覆。6月2日上午,中国气象局派出专家组到现场查看。综合气象监测、气象雷达监测资料和专家现场查看分析,初步确认事发时段当地出现龙卷风,风力达12级以上,龙卷主体位于江面,水平尺度不足1公里,龙卷持续时间约15分钟至20分钟,属局地性、小尺度、突发性强对流灾害天气。记者就此信息专访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业务培训部主任、教授俞小鼎和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涛。

  据俞小鼎介绍,观测数据显示,6月1日21时6分,监利县出现最大瞬时风速9.2米/秒;22时3分,监利县东南方向靠近长江边的尺八自动气象站(距出事点约35公里)最大瞬时风速为16.4米/秒。21时至22时,监利站雨量为64.9毫米。在极不稳定的雷暴天气下,大气发生空气强烈对流运动。强烈的上升气流与各方向的切变风相互作用,使得气流中部开始旋转,并向上下扩展,形成柱状空气涡旋。其旋转直径逐渐变小,旋转速度越来越快,空气涡旋越来越猛烈。当涡旋慢慢向下扩展到地面时,使地面上产生了强大的负压,这就是极具摧毁力的龙卷风。

  龙卷风从外观看是从积雨云底向下盘旋的一个漏斗状云体,或者是从地面升起的旋转的尘云。龙卷风是一种类似台风的大气涡旋,但比台风还猛烈。它像个圆柱形空气柱,上端与云底相连,下部与地面相接,看上去恰似一条上通天、下触地的长龙。因此,人们形象地称其为龙卷风。龙卷风有多种:发生在陆地上的叫做陆龙卷,俗称“吊龙挂”;发生在水面上的叫做“水龙卷”,俗称“龙吸水”。在我国,龙卷风会经常发生在面积比较宽阔的地方,比如空旷的草原或者广阔的大海上,也会发生在汛期南方强降水强对流天气过程中。

  眼下在长江中下游大范围肆虐的强降水过程正是发生此次龙卷风的大背景。据俞小鼎介绍,在强降水过程中会有数个中气旋,而在其中只有不到10%的可能会形成龙卷风。与中气旋相比,龙卷风个头小,从产生到消亡时间很短,移速快,风力大。

  据张涛介绍,大气环流的规律决定了龙卷风主要发生在雷暴天气多发的中纬度地区。全球海洋、大陆分布状况决定了北半球龙卷风数量多于南半球,主要发生在北纬20度到北纬50度的范围内。而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亚热带,尤其是长江流域,此次龙卷风的发生,其气候和纬度位置都比较符合。

  事实上,我国大部分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曾发生过龙卷风,但以东部地区为多,主要发生在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及山东、湖北、广东等省(直辖市)。由于龙卷风是由雷暴云层中的能量促成的,所以它集中发生在雷暴强对流天气出现频繁的季节,即5月至9月;尤以雷暴云层易聚集的时段,即下午至傍晚最为多见。统计资料显示,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龙卷风的重灾区。

  目前国际上通行、我国也在采用的龙卷分级法,是日裔美籍教授藤田哲也提出的,这套1971年诞生的龙卷分级法被称为“藤田级数”。科学家于2007年启用“改进版藤田级数”,该分类法将龙卷分为6级(EF-0级至EF-5级)。俞小鼎告诉记者,龙卷分级一般是以受灾情况统计来定级的,如掀起屋顶、摧毁移动住房数目、掀翻车辆、大树连根拔数量等,而采用江面上受灾程度判断的并不多见。他初步判断此次长江沉船江段上的龙卷风在EF-1级以上,风力达到12级以上。

  张涛说,龙卷风直径小,通常只有几十米到几百米,生命周期短,如在陆地上遇到龙卷风可以躲在地下掩体,远离活动房、桥洞等危险地带,远离它的路径。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作者:中国气象报记者 张玮鸥 责任编辑:孙安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