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朋友圈里悲催“搬运工”
近几年,即时通信工具异军突起,刷微信、看公众号、逛“朋友圈”,日益成为人们生活的新元素。然而,信息大潮激荡下,也有暗流涌动,一些人以“转疯了”“集赞送礼”“不转不是中国人”为噱头,利用微信“朋友圈”散布谣言,很多人则不加辨别随手转发,最终让“朋友圈”里的谣言呈病毒式传播。
记得那句“我们不生产水,我们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的广告语曾让人印象深刻。套用“搬运工”这个词,微信朋友圈里,勤劳的用户们纷纷放下身段,成了各色网帖的“搬运工”。搬水、搬新闻倒还挺有组织,可搬网帖,在凌乱的朋友圈里,这“搬运工”当得并不怎么好。
谣言的危害自不待言,相比于微博,朋友圈私密性更强,圈里都是朋友、熟人,谣言更容易被相信,更具蛊惑性;碍于情面,朋友也不舍得举报,由此,朋友圈中的谣言更加疯狂。在这里,微波炉“致癌”了,小龙虾变“虫”了,环路上“又现不明枪声”了……种种谣言背后是形色各异的动机,或唯恐天下不乱,或有商业目的,或是推广公号,或是单纯的哗众取宠,旧梗新梗在动机的推动下因“搬运工”的勤劳而在朋友圈里纵横驰骋。而微博里的“转发”到了朋友圈就变成了“分享”,只见原文,看不见转发的“分享”模式,让不假思索、不计后果的“搬运”更为有恃无恐。
谣言的危害很大,这是众所周知的,可那些“鸡汤文”呢?朋友圈里刷屏之下充斥人生感悟的“鸡汤文”,看似是精神导师、心态调整,但很多时候往往是以偏概全、偷换概念地耍着戏法,用感性表达迷惑大众。“鸡汤”一味教导人们换角度看问题,可一时舒心解气之后,现实中的困难又该如何克服?
谣言遍野,“鸡汤”风靡,红包、集赞、假货不断,朋友圈里虽人声鼎沸,却未必不是理性和规则缺失的后果。有时候,我们在思维上还是不够成熟,感性、人情胜过理性、法律,不是说这些都不好,但主导我们行事的思维方式于现代文明而言,还是显得有些草率、盲目,责任意识不强。据8月17日《法制日报》
(见习编辑 金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