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非遗“三河羽扇”传承人担忧工艺难以传承

12.12.2015  14:18

一把三河金雕羽扇价值过万 倪欣然 摄

安徽非遗传承人丁政权正在制作“三河羽扇” 倪欣然 摄

(中新网 倪欣然 张强)千年古镇——安徽肥西三河镇街头,游人流连于青石板路两边的特色店铺。其中的一家羽扇店尤其繁忙,来看扇问价的人络绎不绝。

这家店的主人丁政权是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三河羽扇”的传承人。他说:“小时候住在羽毛扇厂隔壁,看着厂里叔叔阿姨做五颜六色的扇子,自己就想去弄弄,自此便与羽扇相识相知。

三河镇距安徽省会合肥市区约40余公里,古称“鹊渚”,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古镇深具江淮水乡文化的情韵。三河羽扇则与杭州折扇、苏州团扇合称为中国三大名扇,已被列入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唐书》中记载“其扇风缓而凉”,特别适合年老体弱者、孕妇、婴幼儿及风湿病患者使用。

但现在家家都有空调或电风扇,单有实用价值已经吸引不了人们了。”丁政权说,三河羽扇要在实用性的基础上,融入更多中国文化元素,使其更具艺术观赏性,才能冲向海内外中高档市场,适应当代社会需求。

三河古镇于2001年开始发展旅游,赋予三河羽扇第二次生命,其知名度大为提升。据了解,三河镇政府正在筹建一座羽扇博物院。

丁政权于是在2001年创建“皖云青”羽扇品牌和羽扇厂,他打破传统生产模式,把市场定位在中高端,坚持一款型号一把扇子。丁政权指着店里的一把精致的扇子对记者说:“这把金雕羽扇价值一万元人民币以上,扇子都是纯手工制作,独一无二。”不过,他解释道,羽毛来源于鸟类的自然脱毛或自然死亡,与此同时,羽毛的质量并不会受影响。

他还把美术、剪纸、徽雕等文化元素融入到扇中,使三河羽扇既具有实用性,又能够作为装饰品、艺术收藏品或节日礼品。

现在,丁政权的羽扇厂已开发出孔雀开屏、佛手、礼品月、鹰毛扇、雕毛扇、天鹅羽扇等20多个品种,并走出国门,出口至20多个国家和地区,来自日本的订单是他厂里最大的“回头客”。

而他最担忧的便是这项工艺的传承。三河羽扇的制作有分拣、清洗、晾晒、扎把、穿丝、整形、上色、绘画、装璜等13道基本工序,“一坐十几个小时,一针一线,羽毛要一根一根去弄。”丁政权说。

传统羽扇制作费时费力,而真正从事一线生产的人却难以以此为生,“现在的年轻人不愿意从事这份工作,这是个问题。”不过,丁政权说,他一定会坚守。他也希望有关政府部门建立一整套奖励和保障机制,从国家到县级层层扶持,这样才能吸引更多人来学习、传承“濒危”的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