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抓”稳大盘——看宜昌如何稳投资
今天的投资,就是明天的产出。投资,被视为稳增长的“定海神针”。
今年两个季度,省政府开展投资和重大项目专项督查考核,宜昌市分别排名全省第三、第二,成为全省唯一连续两次排名全省前三的市州。
数据显示:1-7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1.5%,高于全省0.8个百分点,高于上年同期2.5个百分点,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占比82.3%、增长12.6%,同比分别提高0.8个、8.2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增长14.3%,占比70.7%,同比提升1.7个百分点。
宜昌投资何以稳?核心在于“三抓”:抓产业转型升级、抓大项目落地、抓惠企政策兑现。
抓转型,升级产业壮大投资
8月28日,驱车往高铁宜昌东站以东4公里,不到10分钟抵达华强科技产业园。园区占地256亩,是宜昌高新区生物产业园的一部分。
“土建工程接近尾声。正在实施消防、水电等配套工程,部分厂房开始安装调试设备。”华强科技产业园项目部副主任张建说,项目总投资14亿元,主要生产人体防护服等防护装备,预计年底投产。
华强科技产业园,是中国兵装集团旗下湖北华强科技有限公司“退城进园”搬迁项目,公司原在宜昌港窑路商业中心地带。
说是搬迁,更多是升级改造。在规划展示厅,工作人员播放了一段将要建成的生产线视频:流水线上,一台台机器人大显身手,车间工人寥寥。
“跟老厂相比,新厂自动化、智能化高出一大截,用工减少一半。”张建透露,新厂投产后,老厂将彻底关闭,年产值将由原来的6亿元升至20亿元。
对宜昌而言,将转型升级具有双重效应:升级产业、壮大投资。
近年来,宜昌临江化工企业正经历一场空前的转型升级。而升级,就意味着项目与投资。
8月27日,记者在宜都市枝城镇的兴发集团宜都绿色生态产业园内看到,气化、空分、静化合成等装置正在紧张建设中。现场坐镇的兴发集团副总经理雷正超说,该项目采用的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加压气化技术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与国外同类技术相比煤耗、氧耗指标更低。
大规模的转型升级,意味着大规模的投资。宜昌市发改委副主任李东介绍,2017年以来该市大力推进长江沿线1公里内134家企业“关改搬转”,在枝江、宜都打造全国绿色发展化工示范区,纳入改造范围的化工企业57家,已开工33家。
“工业技改投资也是快马加鞭。”该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称,前7个月该市工业技改投资增长36.2%,高于全市投资增速24.7个百分点。通过技术改造升级,12个产业入选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37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隐形冠军”和“科技小巨人”。
抓关键,重大项目开工“每月一歌”
从落户到根深叶茂,长达18年!东阳光的成长史,令宜都人津津乐道。
8月27日,记者来到地处宜都市枝城镇的宜昌东阳光制药有限公司项目工地,只见塔吊高悬,高4层的合成一车间已封顶,技术中心即将封顶,动力车间建到3层楼面。“在建工程是创新药仿制药一期项目,投资10亿元,明年底全部建成。”宜昌东阳光制药有限公司总经理罗忠华介绍,项目总投资30亿元,分三期建设。“目前,东阳光在宜都的在建项目投资近50亿元。”宜都市发改局副局长袁丹民说,在建项目除东阳光制药外,还有总投资24亿元的冬虫夏草扩建项目,以及长江药业投资5亿元的胰岛素项目、投资约8亿元的制剂项目等。
大项目是稳投资的关键。为此,宜昌通过季度考评、半年拉练、年底结账,每月开展重大项目“集中开工+集中签约”活动,确保大项目落地。
8月28日,宜昌市2019年8月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举行,总投资86亿元的8个项目中,亿元项目就占了6个,其中不仅有三峡枢纽白洋港疏港铁路、世行贷款三峡物流集装箱泊位工程、三峡库区淤积砂综合利用等重大基建类项目,还有总投资高达72.5亿元的“宜昌建投·时代印”三产项目,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伍家岗东站片区集高档酒店、5A级写字楼、时尚购物娱乐中心、高端居住为一体的“百万方级城市综合体”。
像这样的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今年来在宜昌成了“每月一歌”,月月不落。据统计,前8个月,该市集中开工的重大项目共72个,总投资585.66亿元,平均每月集中开工项目9个,单个项目平均投资逾8亿元。
目前,宜昌纳入今年省级重点、投资过10亿元的重大项目已开工33个,投资20亿元的人福药业小针剂、特殊原料药、氨基酸项目等42个省级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82.6%,超时序进度24.3个百分点。“一系列重大项目落户,助推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加速壮大。”宜昌市发改委投资科科长刘久国介绍,去年以来,仅枝江电子信息产业园就已落户华鑫光电、百康电子、松诺电子、今华智能、莱恩光电、理念光电等8家企业,总投资37亿元,形成从手机摄像头镜头、过滤光片、触摸屏等在内的较完整产业链。
抓环境,引来源源投资
激烈的招商引资中,环境逐渐成为各地比拼的焦点。不断优化的投资环境,正是宜昌稳投资的强大助推器。“五个一”,力推“放管服”再提速——“一门服务”,审批事项集中度提高到95%以上;“一网通办”,市县两级服务事项全部上网,90%网上可办;“一次办成”,承诺时间比法定时限减少30%;“一办到底”,市场准入改资本注册制为申报制,率先在全省开发信息共享系统;“六多合一”,推进多评、多审、多验、多证、多规、多管合一,投资项目审批提速50%。“减税降费不打折,真金白银降成本。”宜昌市发改委负责人介绍,该市小规模纳税人“六税两费”减半政策已退99.9%。社保降费,今年将为企业减负11.3亿元。
针对融资难,宜昌力促银政、银企合作。前7个月,该市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0.1%,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增长10.9%,成功发行30亿元全国首只长江大保护绿色债券。
出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20条”、优化营商环境“21条”,直面痛点、难点、堵点,开展“千名干部进千企”服务,2000多名干部深入千家企业排忧解难。“在宜昌投资,感觉很舒服。遇到麻烦事,一个电话,政府部门的‘首席服务官’就响应了。”宜昌给立金刚石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飞说,两年前他就将总部从上海迁到宜昌,销售收入正呈翻番式增长态势。(李剑军 李圣仁 许黎明)
责任编辑:李雪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