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小学生期末考“二孩” 回答五花八门

23.01.2016  11:29

  “上文中,安安因为有一个亲弟弟而十分不快。你也有类似不愉快的经历吗?用笔写下来吧。也许写过之后,这种不愉快的心情就会烟消云散了。”这是我市部分小学三年级语文期末考试的作文题。在日前的考试中,学生和教师们发现,“二孩”话题进入了试卷,成为阅读题和作文题的材料。

  长江日报记者看到,三年级语文试卷第8题为阅读短文《妈妈的抚慰》回答问题。短文讲述了6岁的安安因为妈妈对弟弟更“宠爱”而吵闹发脾气;后来,在妈妈的安慰和开导下,他理解了大人的做法,并与弟弟“和好”。其后的作文题也以这个故事为引子,请学生们写下一段类似不愉快的经历。这两题共占47分。

  出题人:想通过试卷帮孩子化解负面情绪

  该试卷出题人告诉记者,这篇阅读短文出自龙应台的《哥哥和弟弟》,选取了原文3个片段中矛盾最集中、展现了化解过程的一部分。“二孩”政策出台后,不少孩子很抗拒,有极端负面情绪的新闻也不断出现。“语文是与社会生活结合得最紧密的学科。我们希望通过试卷帮助孩子疏导、化解负面情绪,引导他们用更温暖、更有爱的心态迎接新生命”。她认为这篇短文中的妈妈引导得很巧妙,也可以让教师、家长都有所收获。

  “作文题出得就‘纠结’多了。”她告诉记者,“原本拟好的作文题是‘假如你有弟弟/妹妹,你该如何相处’。但广州市期末考试中出过了类似考题,于是我们临时将作文题做了修改,让学生写‘类似不愉快的经历’。我们用了‘类似’二字,其实还是希望学生写与‘二孩’有关的文章。

  教师:阅读题引导孩子学会体贴和分享

  “这次题目出得很活,难度适中”。在江岸区沈阳路小学语文教师郑晶晶的班上,50个学生中有6个是家有二孩的,阅读题对这些“哥哥姐姐”来说可能会更亲切、更有共鸣。她认为,即使是独生子女,也会把这篇短文当作一个有趣的小故事来看。“里面的兄弟情就如童话中的熊大、熊二一样,孩子们都能理解,并能从中体会到亲情的美好”。

  “二孩”政策刚出台时,江岸区长春街小学一位语文教师也曾让班里的孩子们以“假如我有一个弟弟/妹妹”为题写作文。有的孩子迫切想要弟弟妹妹,却又怕妈妈肚子疼;有的孩子写到会照顾弟弟妹妹,把自己的玩具分给他们;也有孩子对二孩很抗拒,但只是极个别。他认为,这次期末考试中的“二孩”考题,不仅考查学生的语文水平,更是一种引导和教育,鼓励孩子学会体贴和分享。

  家长:将与儿女谈谈“二孩”构想

  长春街小学学生家长郑自发得知女儿的期末考试涉及“二孩”话题,立刻表示“这个好”。“二孩”政策出台后,他和妻子讨论过想再生个小孩,但女儿是被全家人宠到大的,脾气不好,怕跟女儿说了之后闹得家里不安宁。“这次考试相当于做了个铺垫。放假后,我会认真和女儿聊聊想法,就从这次阅读题聊起”。

  育才汉口小学学生张凝芸的妈妈觉得,这次作文题“有点类似心理辅导和情绪管理”,非常有必要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疏导。

  长春街小学学生家长卢涛则认为,孩子才10岁,刚开始学写作文。这样的话题对他来说似乎有些难度,可能领会不到出题人的意图。

  学生:面对“二孩”考题回答五花八门

  在不久前广州市天河区小学三年级语文期末试卷中,有一题是:“如果你的爸爸妈妈想再给你添一个弟弟或妹妹,来跟你商量,你会说些什么?”孩子们的回答五花八门,有的甚至写下“我不想要弟弟妹妹,因为我想独吞家产”。

  对于“二孩”,武汉的小学生们都写了些什么?昨日,走出考场,长春街小学三年级女生陈婧说,她写的就是自己与妹妹“吃醋”的故事。“都是自己的真实经历,前面的阅读题也给了我一些提示,我很快就写完了”。

  从部分收上来的试卷看,像陈婧这样写到与“二孩”矛盾的学生,一个班里不超过5人。长春街小学一位语文教师解释,作文题以“二孩”为切入点,让学生发散性写类似经历,大多数学生写的都是其他不愉快的经历,没有意识到考“二孩”。(记者刘嘉)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