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日报《触摸史迹》,让档案文化活起来
2013年5月16日,一个旨在弘扬宜昌档案文化的专题栏目“触摸史迹”在《三峡日报》隆重推出。从此,宜昌尘封多年的历史档案不仅走出了“深闺”,还在整合加工的基础上形成了精彩的档案文化,充分展示出了其强大魅力和活力。
这是宜昌市档案局着眼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积极适应宜昌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和文化强市战略,与《三峡日报》社联合创办的一个宣传档案文化的平台,也是宜昌文化届精英共同挖掘和研究当地历史文化的舞台。两年来,专栏已刊用档案文化专稿近30期,15余万字。每期解密一件历史档案,讲述一个历史故事。既以档案为依据,原汁原味还原历史真相,又以营造正能量为己任积极弘扬主旋律,较好地发挥了档案的文化功能,深受社会各界广泛认同和赞许。
用“三个对接”构建档案文化平台
“触摸史迹”专栏开办伊始,市档案局和《三峡日报》社达成共识:以宜昌档案资源为依托,以当地主流媒体为阵地,在“对接”上做文章,在“活”字上下功夫,努力构建具有宜昌地域特色的档案文化宣传平台。
把馆藏资源优势与媒体平台优势相对接,实现博古通今。在宜昌市国家综合档案馆近30万卷档案中,工作人员集中梳理了反映宜昌民国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历史档案资料,也有针对性地梳理了部分近代相关档案资料。这些珍贵史料,记录了宜昌的历史,也记录了市民的乡愁。揭开她的面纱,并通过新闻视角,逐个寻访历史事件当事人、见证人、知情人,寻找遗址、遗迹,把古今信息资源对接整合,展示在主流媒体平台上,让更多人在博古通今的过程中,感受档案文化的活力和正能量。
把档案文化与现实需要相对接,实现古为今用。重点围绕党和国家的政治大局、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重大纪念活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等方面整合运用资源,重点围绕宜昌大城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和满足人民群众寄托思乡怀旧情结梳理整合档案资源,精雕细刻作品,让每一件作品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让珍贵的历史文化元素与城市现代文明融合,让人们从历史文化的精髓中受到启迪,找到解决现实问题的参考答案。
把自身优势与社会力量相对接,实现优势聚合。档案部门和《三峡日报》社分别成立工作专班,将熟悉馆藏和热心研究档案文化的骨干组织起来,相对集中力量进行专题研究。而且两家的领导亲自参与谋划,亲自动笔撰稿,发挥了引领作用。同时加强与文化、高校、党校、党史方志和社科联等部门联系,并面向社会聘用了15名热心宜昌档案文化研究的社会知名人士为荣誉馆员,共同研究档案文化,建立了一支建设档案文化的骨干队伍。
用“四个深度”打造档案文化品牌
为保证栏目质量,不断扩大档案文化的影响力和社会效益,坚持用“深度”思维,加大工作力度,提高工作标准,深入挖掘和展示档案文化的内涵,努力用精品力作打造档案文化品牌。
深度梳理。在浩瀚的档案海洋里,按照不同历史阶段,首先梳理了民国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宜昌历史档案资源,查阅档案资料两千多卷,重点围绕宜昌的历史进程、历史名人、历史景观和历史事件等方面进行梳理分类,形成了分类提纲;其次梳理了宜昌的历史史实,请教了20多位对宜昌历史有所研究的专家教授,进一步厘清了宜昌的历史脉络。在此基础上,拟制了50个开发选题,制定了实施方案,形成了先期开发利用的重点内容和基本思路。
深度整合。为推出弘扬价值观,营造正能量的档案文化作品,围绕宜昌城市变迁、海关和邮政兴衰、以及民国时期的宜昌城建、报业、教育、贸易、进步人士、码头文化和日军侵华罪证等内容,整理出近20万字专题文稿和200余幅地图及照片。为将这些资源打造成文化精品,笔者历尽艰辛,逐个主题采访当事人、见证人和知情人,寻找当年的遗物、遗迹,不放过任何有价值的线索。两年来,先后寻访1000余人,遍及全国近10个省市。在完成“民国时期的宜昌名门望族”一文时,为求证宜昌民间教育家王步点的身事,记者把电话打到了美国,通过其后人找到了比较完整准确的答案。
深度研究。2013年初,市档案局长袁清和《三峡日报》社总编辑范长敏分别带领骨干力量多次研究合作开发档案文化事宜,并于同年4月签订了合作创办“触摸史迹”专栏的协议,一项充分发挥档案部门资源优势和主流媒体平台优势的深度合作工程拉开了序幕,并已签订了两年的合作协议。随即,一篇篇具有鲜明宜昌地域特色、满足时代需要的档案文化作品接连推出。这些作品既包含着沉淀的历史韵味,又体现出活跃的新闻理念,用各自优势激活了沉睡的档案文化。为进一步开阔视野,集聚开发力量,去年6月,市档案局和《三峡日报》社联合召开档案文化建设专题座谈会,邀请当地的文史专家、党校高校教授和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的领导,为档案文化建设把脉会诊,出谋划策,进一步吸纳了各方智慧,形成了全方位开发研究档案文化的新格局。
深度转化。注重把档案文化的开发和利用有机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档案文化的社会效益。重点加强了对开发成果的宣扬和传播,把已经刊用的系列专稿制作成视频,上传到宜昌档案网;制作成展板,面向社会展出;批量订购有“触摸史迹”的报纸向大、中、小学生和市民免费发放;通过档案馆开放日、“6.9”国际档案纪念日、档案文化进校园、进社区等时机,大张其鼓地宣传档案文化,并帮助读者从中领悟深刻内涵,感受时代价值。市档案局和《三峡日报》社还将把开发成果编辑成书公开出版,让子孙后代受益。
用“四个突破”彰显档案文化活力
“触摸史迹”专栏的推出,是档案文化主动融入全市文化事业整体发展大局的一种大胆创新和实践,也是新形势下档案工作适应新发展和新需求的一种自我改进和完善,彰显了档案文化的魅力与活力。该工作受到省档案局的肯定和推广,还获得了“宜昌市2013—2014年宣传文化思想工作创新奖”。
在服务中心大局上求突破,努力展示档案文化的大作为。专栏的开篇就是“大城,宜昌的百年梦想”,与宜昌正在蓬勃开展的大城建设高度吻合。文章从馆藏的1914年中国商会组织编制的《拟修宜昌商埠缩影图原图》说起,讲述了弹丸之城迈向大城市的设想和如今建设大宜昌的历史依据。《百年前的宜昌海关》一文,虽饱含着一段民族屈辱史,却也通过这些档案资料,反映了百年前宜昌的区位优势就已在全国、乃至国际上举足轻重,印证了如今宜昌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和现代化特大城市的正确决策和必然趋势。“触摸史迹”第六期推出的“宜昌慰安所,侵华日军罪恶的铁证”一文,有力配合国家外交策略需要,用确凿证据,控诉了侵华日军在宜昌开设10处慰安所的兽行,有力回击了日本右翼势力妄图否定侵华历史的诡计。
在弘扬主旋律上求突破,充分展示档案文化的正能量。围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主旋律,先后推出了“民国时期宜昌的名门望族”,介绍了当年宜昌的首富陈仲泉、榨坊首户朱大顺、民间教育家王步点、百年棉花商号邓祥和、开明商人周楚江等,纵观民国时期宜昌的这几位名门望族的代表,基本都是白手起家,勤劳致富,而且爱民爱乡报国,对当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还推出了“余国祯,民国时期宜昌的‘草鞋专员’”和“尽显亲民本色,李先念五次视察宜昌始末”等作品,用古今领导人朴实无华、亲民爱民、清正廉洁等优良作风,弘扬了正气,较好地配合了正在全党深入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受到广大党员干部的一致好评。
在抚慰乡愁记忆上求突破,着力展示档案文化的温馨感。着眼满足人们日益增强的精神生活需求,专栏先后推出了“宜昌老八景,处处弥散着文化的芳香”、“民国时期的宜昌城市‘洋玩意’”、“川盐济楚:宜昌繁华以盐兴”、“万里长江第一坝——葛洲坝工程的决策与兴建”、“邓小平视察三峡,三峡工程定蓝图”等作品,用一桩桩发生在宜昌的旧事、旧景、旧情把人们带到从前,唤回已逝的记忆,触摸历史的印迹,感受温馨的乡愁,增添了对家乡无限的热爱。一位市民在网上感言:“触摸史迹”是乡愁的摇篮,在回味宜昌幽幽往事中倍感亲切,在享受宜昌欣欣向荣生活中倍感幸福,在抚今追昔的时空遂道中倍感珍惜和自豪。
在助力自身发展上求突破,着力展示档案文化的内动力。加大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力度,通过“触摸史迹”这个平台,让尘封的档案走出了“深闺”,让广大人民群众走进了档案,形成了历史资源与社会现实需要的有效互动,推动了传统档案服务理念的更新转变;通过合作的形式开发利用档案资源,建设档案文化,较好地借助了媒体的优势和社会的力量,不仅拓宽了视野,还生产了大量高质量的档案文化产品,也抢救了一批经历了那个腥风血雨年代、如今还健在老人的口述历史,使一些分散的、局部的档案资料更加完整和系统,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馆藏资源。加强档案文化建设,尤其是在将档案升华为文化的过程中,提升了档案服务的层次和内涵,为传统的档案概念打开了一扇文化的窗口,极大地增强了档案人的岗位自信和事业心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