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工程最后“谜底”揭晓 升船机创多项世界之最
新闻回顾: 三峡工程最后“谜底”即将揭晓:轮船可以这样过大坝
18日下午,随着“长江三峡9号”游轮通过三峡升船机从大坝上游到达下游,三峡工程“收官之作”、世界最大升船机——三峡升船机宣告进入试通航。
作为三峡工程的永久通航设施之一,三峡升船机是客货轮和特种船舶的快速过坝通道。据介绍,三峡升船机一旦投用,预计每年将为三峡大坝增加600万吨的过坝能力,使长江黄金水道通航效益及社会经济效益得以充分发挥。
过去十多年来,三峡船闸过闸需求快速增长。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的统计数据显示,三峡船闸2004年通过货运量为3400多万吨,2011年货运量首次达到1亿吨,提前19年达到设计能力。2015年,船闸通过货运量已增长至近1.2亿吨。
近年来,社会对长江水运的需求日益旺盛。特别是发展长江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沿江地方政府、港航管理部门、港航企业对充分利用航道资源,及时掌握航道信息,进一步提高船舶运输效率和港航管理能力的需求尤为迫切。
如何改善长江航道通航条件,进一步释放长江航道潜能?2010年,我国全面启动了长江干线航道“深下游、畅中游、延上游”建设。在这样的发展思路下,在下游,今年7月5日,有消息称,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二期工程将实现初通阶段性目标,12.5米深水航道初步贯通至南京,南京至长江出海口可全程通航5万吨级及以上船舶;在中游,去年12月,荆江航道整治工程提前3个月完工,进入为期1年试运行阶段,中游通航“瓶颈”初步打通;在上游,重庆至宜宾航道等级提升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启动了火焰碛航段浚深工程,相继开展了一批整治工程前期工作。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2015年,长江干线货物通过量达到21.8亿吨,与2010年的15.02亿吨相比,5年增长超过45%。
长江干线航道通航能力5年能提升近五成,科技兴航也功不可没。
2015年1月1日,历时5年研发的“水上导航”系统——长江电子航道图正式面向行业运行服务。
“船舶航行时,位于驾驶室中的显示屏会为船舶提供助航标志、水深数据、地物地貌等航道要素。点击屏幕,船舶的位置、航线、航向、航速一一显示出来,当船舶偏离航道或者遇到障碍物时,系统会提前预警。”相关研发人员介绍,“它的问世,是对长江航道传统维护、管理、服务方式的重大革新。”
据了解,截至2015年年底,长江干线数字航道里程达到1200公里,长江电子航道图1.0至3.0版相继研发成功并推广应用,长江航运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也已经基本建成。 (记者 刘桔整理)
揭秘>>>
历经60年勘察设计终面世
三峡升船机创多项世界之最
三峡蓄水成库后,大坝上游江段水变深、变宽、变缓,通航条件明显改善。不过,由于坝上与坝下水位落差最大可达上百米,船舶需借助专门的通航设施才能过坝。
而现在,巍巍三峡大坝旁,矗立起新的地标。一艘艘船舶,将经过这座巨型“空中电梯”的托举,“翻越”三峡大坝。
三峡升船机的各项重要数据指标,都大大超过现有世界水平。此前,世界最大垂直升船机位于比利时中央运河,其过船规模为1350吨级,提升总重量为8800吨,最大提升高度为73米。
1.55万吨的重量被抬升至百米高空,是否安全?中国工程院院士陆佑楣说,三峡升船机属于齿轮齿条爬升、长螺母柱短螺杆安全机构、全平衡垂直式升船机。这种形式比人们较为熟知的钢丝绳卷扬式提升方案更安全可靠。
勘察、论证、设计时间跨度高达60余年,三峡升船机的动工建设也经历了反复研讨。长江水利委员会三峡工程代表局提供的资料显示,三峡工程1994年正式开工,升船机却由于技术复杂等原因,1995年缓建。三峡建设者们经过反复论证和方案比选,2003年决定将原设计的钢丝绳卷扬提升方案改为现有方案以提高升船机安全可靠性。2007年,续建工程正式启动。
在过去8年多的制造施工过程中,二重集团等国内重型设备制造企业、中船重工等船舶装备生产企业、葛洲坝集团等水电施工单位参与其中,它们创新设计理念、制造技术、施工工艺和管理方法,成功解决了一系列世界级技术难题,推动了世界升船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大型垂直升船机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三峡升船机建设在提高我国专业设备设计制造能力等方面,也发挥了促进作用。
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总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守仁说,三峡升船机设计建设初衷,主要是给客货轮和特种船舶提供快速过坝通道。
受访专家表示,最新投运的三峡升船机将成为三峡船闸的辅助,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三峡工程的通航调度灵活性和通航保障能力。
“从今年的统计数据看,三峡船闸的通过量还在增长。”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副局长陈冬元说,除了为客轮提供过坝快速通道之外,三峡升船机投运后也有望带动乘船过坝观光旅游的发展。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