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坝区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彰显公平与效率

01.06.2014  16:34
海拔1200米的邓村中小学 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夷陵教育信息化处于湖北省领先水平

  中新网宜昌6月1日电 题:三峡坝区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彰显公平与效率

  记者 刘良伟 郭晓莹

  现代化教室、数字化课堂、直饮水系统、太阳能热水器、塑胶操场……走进三峡坝区移民大镇——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乐天溪镇的中小学校,这些曾经让农村孩子们羡慕不已的现代化设施,如今真真切切地呈现在眼前。

  肖远瑛原是夷陵区实验初中的一名骨干教师,2013年9月,她以“交流教师”的身份到乐天溪镇初中担任化学教师,为期一年。肖远瑛会每天把准备好的课件传到电子白板主屏上,并使用操作笔运用畅言教学系统在电子白板上点击、书写,短短的40分钟可以完成很多教学内容。

  “这里的教学设施和城里中学差不多,有的甚至更好。”肖远瑛说,当初自己是抱着吃苦的准备来到乐天溪镇初中的,来了之后才发现,这里的教学条件比城里的学校还好,这让她十分意外。

  事实上,在三峡坝区夷陵区,乐天溪镇初中并非特例,只是该区50多所中小学校的一个缩影。为了促进城乡教育公平,夷陵区加大教育投入,实施标准化建设,全方位培养教师素质,统筹城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

  夷陵位于三峡大坝和葛洲坝之间,三峡工程的建设初期移民从该区开始,境内共搬迁移民2.5万人。这里80%的地区是农村,80%的地区是山区,80%的人口是农民,地广人稀,教育资源区域分布不均衡。

  夷陵区教育局局长陈勇介绍,近年来,该区教育局累计争取资金近5亿元,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改善。截至目前,全区50多所中小学已全面完成义务教育学校教育技术装备,即便是最边远的农村学校,也拥有和城市学校一样先进的教学设备,城乡办学条件逐步缩小。

  “全区50多所公办中小学校都按照统一的标准建设和改建,不分城乡。”夷陵区教育局办公室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在该区,即便是边远、贫穷的村庄,学校也配备了先进的现代化教育设施。

  在教育硬件投入基本到位后,夷陵区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教育事业的科学管理,使教育更加具有活力,通过提高教育效率更有效地促进教育公平。

  该区采取城乡教师交流的办法,坚决遏制教师逆向调动。截至2013年底,15所城区学校与23所乡镇学校结对帮扶,116名城区名师与农村教师结对。目前已覆盖所有学段、学科的教师,城乡教师交流已成为常态。2010年至今,该区没有一名教师调动。

  为了扩大教育资源配置空间,夷陵区将12个乡镇(街道)中心学校划为6大片区,实行统一办公地点、统一工作部署,统一人员调配,统一考核管理,统一财务核算管理模式。

  坝区三镇(太平溪镇、三斗坪镇、乐天溪镇)学区中心学校总干事燕代春介绍,该片区内有9所学校,4000多名学生,以前是一个乡镇学校“单兵作战”,交流范围小,实行片区管理后,人才资源得以整合,教育教学水平大幅提升。

  此外,该区投入近千万元在湖北省率先建设教育城域网,搭建城乡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目前已建成教育网和校园网站集群以及教学资源中心、网上阅卷系统、云录播系统和安全监控系统,实现了在线巡课、课程录播、课堂直播、点播及实时在线点评。

  如今,不论是城市里的老师,还是边远山区学校的老师,只要轻点鼠标,就可以看到全区任何一所学校优秀教师的示范课,并可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交流互动,实现资源共享。“可以说,现在城乡学生享受的是一样的课堂。”陈勇说。(完) (编辑:廖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