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经痛与牙痛易混淆 专家:不能一味“牙痛医牙”
“三叉神经痛很容易跟牙痛混淆,牙痛时服用止疼药无效的,病因多半就是三叉神经痛,因此刷牙时带动面部疼痛要引起重视。”8月23日,记者在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神经外科采访时,科室副主任医师金胜昔向记者分享了区分牙痛和三叉神经痛小窍门,他解释,面部疼痛不能视而不见,更不能一味地“牙痛医牙”。
作为一个从事神经外科13年的专业医生,金胜昔总结出了常见的四种颅神经疾病,分别是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原发性高血压引起的疼痛。“这些病症中,临床见得最多的是三叉神经痛,部分病人出现面部疼痛时会误认为是牙龈发炎或者牙痛,随便买点止疼消炎药一吃了事,结果贻误了最佳治疗时机。”金胜昔说。
65岁的李国(化名),黄冈市人,因为长期牙痛没有对症下药,导致无法正常说话和吃饭,只能靠喝流食来维持,在多家医院都没有检查出病因,来到天佑医院后,金胜昔建议他做三叉神经的检查,结果确认了这个隐藏在牙痛背后的“真凶”正是三叉神经痛,经过手术治疗,李国已经出院。
金胜昔解释,三叉神经痛多见于50岁以上的人群,女性多于男性,根据疼痛部位分为上颌区、眼周区、下颌区,治疗方法分为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对于年纪较大、身体条件不佳的患者,服用奥卡西平能缓解70%至80%的疼痛,如果想根治则需要做手术。“三叉神经痛的手术是属于微创的,从颅后区开一个2*2cm的创口,把病灶部位的血管和神经用垫片隔开即可。”金胜昔说。
头部是人体最精密的器官,错综复杂的血管和神经给了神经外科医生更加严峻的挑战,相比于三叉神经手术的微创和恢复快,这13年来,有许多疑难手术令金胜昔印象深刻。
江西女孩姚静(化名),今年13岁,从小开始患有颅内蛛网膜囊肿,家人带她辗转于江西和上海的各大医院,有的医院建议给孩子做手术,但由于担心手术带来的后遗症,而且当地医院给的手术方案没有帮助姚静的家长下定决心,姚静的病这一拖就是好几年。当四处打听后,姚静的家长带她长途跋涉来到了武汉,找到了天佑医院,“这孩子进院时右侧肢体偏瘫,左侧头部的囊肿直径有8公分,手术难度很大。”金胜昔说。
金胜昔介绍,医院为了这个患者专门成立了研讨小组,以科室主刀医生彭曦为主的专家们经过反复的讨论和衡量,制定了“囊肿腹腔分流”的手术方案,待患者进行微创开颅手术后,在头皮下埋管,管子引致腹腔,这样既可以帮助颅内囊肿的积液排出,也避免了术后囊肿积液的复发。听了主刀医生彭曦的耐心介绍后,家长终于打消了顾虑。7月初,手术顺利进行,“手术很成功,姚静是自己走路出的院,手术不会影响孩子以后的生活学习。”金胜昔欣慰的回忆到。 (编辑:丁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