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武汉将建成1万户共享农庄
我市共享农庄试点——黄陂区木兰山村 长江日报记者刘斌 摄
长江网讯(长江日报记者李英波 见习记者余康庭 通讯员谭远璧 王璐)和气吹绿野,梅雨洒芳田。雨后的黄陂区木兰山村,空气清新,古朴的民居、美丽的荷塘、青色的山脉,充满生机。6月28日,全市创新建设共享农庄、推进“三乡工程”拓面提质现场会在黄陂区召开,到2020年,我市将陆续建成包括木兰山村70户闲置农房在内的1万户共享农庄别墅、古民居改造,或度假、或养生、或种养、或休闲、或居住,风情各异的武汉近郊田园生活,市民只要轻点手机就能唾手可得。
共享农庄起初只是土地和农产品的共享。近年来,随着共享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发展,共享农庄的热度在持续升温,发展空间也越来越大。
2017年,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下发《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方案》,包括武汉在内的13个城市,获得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的发展机遇。我市紧抓“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牛鼻子”,积极探索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新路径。今年5月,全市出台关于创新推进共享农庄建设提升“三乡工程”建设水平的指导意见,鼓励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大胆创新,探索“三乡工程”建设主体与村集体、村民合作改建农房、建设共享农庄,形成共建共享机制。
据统计,目前全市现有农村房屋约73万套,长期空闲农房约11.6万套。其中,在48个美丽乡村、赏花游特色村和宜居村等基础设施完善、生产生活生态环境较好的村,共有农房10815户,空闲农房1432户,剩余闲置农房、宅基地资源充足,规模化发展共享农庄潜力巨大。
按计划,2018年底,全市将建成2000户共享农庄,2020年完成100个行政村、1万户共享农庄建设计划,累计吸纳社会投资150亿元。全市完成打造2—3个以都市田园综合体为依托的共享农庄集聚区,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和社会治理能力,农庄实现销售收入总额200亿元。
长江日报记者了解到,“共享农庄”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与社会资本、大企业成立平台公司,进行整村综合开发或对现有农房进行改造升级。利用村庄整治、迁村腾地、宅基地整理等节约腾退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改造或者新建租赁住房,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生产经营,建设休闲旅游、居家养老、文化创意、农业科技、农村电商、农家乐等第三产业,打造美丽小镇、美丽村庄、美丽庭院。城边、景边、路边、湖边以及有条件的贫困村,将获得优先实施共享农庄建设契机。
我市将对共享农庄建设提供有力保障。在用地上,设置共享农庄项目用地审批“绿色通道”,积极探索项目建设“点状供地、集中发证”。在投融资上,在“三乡工程”投资基金中新设立共享农庄发展子基金,拓宽共享农庄融资渠道,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开展土地使用权抵押、宅基地使用权抵押、共享农庄经营权抵押等新业务品种,为共享农庄可持续运营提供保障。
链接>>>
借助互联网唤醒“沉睡的农房”
共享农庄邀市民一键进入“田园梦”
宽敞的庭院、幽静的花园、一涓涓溪流、一声声翠鸟的啼叫……随着市民下乡热度升温,人们越来越想过上“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的乡村诗意生活。未来,我市将通过“共享农庄”信息化平台——武汉“三乡工程网”建设,实现全市闲置农房的线上线下同步交易,共享农庄的线上预定。
28日,长江日报记者通过手机点开武汉“三乡工程网”,输入关键词“黄陂农家乐”,点击搜索,黄陂周边农家乐信息一目了然呈现在屏幕上,并可通过手机随时“下单”预订。
据了解,武汉“三乡工程网”由市农交所具体筹建,未来“三乡工程网”,将能提供地图找房、智能语音找房、智能推荐等多种搜索方式。在“三乡工程网”上,能享受全景式看房、VR沉浸式虚拟看房等乐趣,实现租金在线评估、在线预订。
针对下乡投资计划的企业、创新创业者,通过武汉“三乡工程网”,将能快速知晓已上线村庄的农房闲置情况及周边交通等基本信息,帮助投资者更便利地找准投资方向。截至目前,“三乡工程网”已完成微信小程序开发和411户共享农庄、2526套空闲农房信息采集。
(长江日报记者李英波 见习记者余康庭 通讯员韩杰 赵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