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冶投2400万建成生态公园 因无人管理沦为菜园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东楚晚报 记者 万经煌 实习生 李双 文/摄)大冶余修齐生态公园,是大冶市投入2400余万元建设的一个惠民项目。2011年开建,2012年完工。
然而,有网友发现,公园内的大片空地被居民开垦,成了菜地。公园的现状,引起众人的关注,投入巨资建设的公园,如何沦为了菜园?
连日来,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公园成了菜园
7月30日,网上一篇“余修齐生态湿地公园现状”的帖子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关注。该帖称:余修齐公园因无人管理,陆地高大乔木缺少维护,几十棵树已经干旱死亡,有些树龄几年的矮小合欢树存活。杂草中蓼科植物较多。附近居民亦在此种植了许多绿豆、黄豆、红薯、芝麻等农作物。
按照网友的描述,美丽的生态公园,成了长满庄稼的“菜园”。
8月4日上午,记者前往余修齐公园。沿着修好的水泥路走到公园内一座桥上,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规模庞大的芝麻地,芝麻已经长了半人多高,占地一亩左右。
在石砌的栏杆旁,长着一片红薯,旁边两三米远外就是一丛丛茂密的玉米,已经结出了玉米棒。长势喜人的庄稼,与旁边的拱桥、小湖和观赏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公园内,几丛美人蕉已经被红薯藤包围。在一片种着观赏树木的地里,底下就是一片红薯地。偌大的公园里,随处可见成片的菜地。
沿着整个公园逛一圈后,记者发现,除了大片的土地被用来种菜外,湖边杂草丛生,种植的观赏性植物与一些绿化树也出现大量枯死的现象。在一片观赏树林中,大片近一人高的树木枯死,成了一截截干木头,记者目测,至少有50余棵。
“这哪里像个公园的样子,分明就是菜园地。”66岁的市民李忠行正在湖畔钓鱼,他的家就住在对面的小区。2012年公园建成时,里面栽满了树木,有大片的草地。可是,建成后,公园似乎被人遗忘了一样,没人管理维护,渐渐地长满了荒草,2013年底开始,附近居民在公园里开垦,种了不少菜。而且,因为没人管,经常有人破坏里面的设施。
“别人看到这么多空地肯定会来开荒呀!说实话有些人的素质也不高,但因为没人管,也没办法。”李忠行说。
尾矿库的华丽转身
说到余修齐生态公园,50岁的大冶市民柯先生对它有一份特别的感情。柯先生是北京自然之友环保团队的会员,对大冶地区的环保一直保持关注。
“这片公园,原来就是一片美丽的湿地。”柯先生回忆,上世纪80年代,曾有一位大冶的摄影师,在余修齐生态公园地域拍摄了一张照片,当时,这里是一片池塘和湿地,开满了漂亮的荷花,照片中美丽的场景一直留在柯先生的脑海里。
后来,因为建设需要,此处被征用,作为铜绿山矿选矿废水沉淀池。该矿每年约700万吨工业废水经这里处理后排放大冶湖,而且有些小选矿厂扎堆在周围。这片曾经的绿地,渐渐变成了满目疮痍的尾砂库和荒地。
2009年6月中旬,大冶市人大就大冶城区生态建设提案形成决议,由大冶市政府相关部门筹措资金、制定规划,将该闲置的湖区利用起来,给市民提供一个交流沟通、娱乐休闲、运动健身的场所。余修齐生态公园项目因此连续被列为大冶市政府2011年和2012年十件实事之一。
至此,余修齐区域迎来了第一次变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