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农民凑23万元在韩媒打整版广告推荐家乡旅游业

17.04.2015  11:18

为了宣传家乡的旅游业,向霞光和三个孩子凑了23万元,在韩国的报纸上打了整版广告。受访者供图

原标题:湖南农民在韩媒打整版广告推荐家乡旅游业,23万广告费接近一年收入

向霞光 希望回报家乡的“土豪”再多点

向霞光

64岁,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县关山村村民,2009年起经营农家乐旅游。

【对话动机】

4月13日,韩国《朝鲜日报》刊发的一则整版广告,在中国引起了关注。

版面的中心印着大幅的中国湖南地图,一行汉字格外醒目:“到中国除了张家界还有宁乡”——这是一则推介宁乡的旅游广告。

究竟是哪个土豪在韩国报纸上发整版广告?”在猜测广告“金主”身份的同时,很多人惊叹广告在国内产生的巨大效应。

其实,发广告的人不是什么“金主”,而是64岁的农民向霞光,他和家人花的23万元广告费,也接近于他经营农家乐一年的收入,“依靠家乡,日子越来越好了,就应该回报它。”向霞光说。

希望韩国游客“留步”宁乡

新京报:怎么想到要在韩国的报纸上打广告?

向霞光:张家界和韩国的一个城市是友好城市,年前我去张家界旅游,看见当地有很多韩国游客,从长沙去张家界要经过宁乡,我以前也经常看到去张家界的韩国旅行团从宁乡路过,但很少会在宁乡玩,现在宁乡的游客里几乎99%是国内游客,我就想针对韩国游客打个广告,所以选择了韩国的报纸。

新京报:之前了解韩国的《朝鲜日报》吗?

向霞光:我小儿子的朋友在长沙的广告公司工作,他们推荐的,说这份报纸在韩国读者最多。

新京报:怎么联系上《朝鲜日报》的?对方得知后是什么反应?

向霞光:联系《朝鲜日报》都是小儿子朋友的单位在做,我没参与,人家的反应我也不知道。

新京报:广告文案也是找人帮忙写的?

向霞光:是我自己写的,开始我写的是“到湖南除了张家界还有宁乡”,广告公司说既然在国外做广告,格局要大点,就把“湖南”改成了“中国”,我还写了一句“欢迎到宁乡来旅游”,这句话也见报了。

新京报:广告中似乎没有宁乡的旅游资源介绍。

向霞光:其实宁乡的旅游资源有很多,但广告公司说针对韩国游客,最关键的是让人家知道有宁乡这么个地方,如果把资源介绍一遍,反倒太琐碎,不够醒目。

新京报:你对见报的广告满意吗?有什么遗憾?

向霞光:还是挺满意的,要说遗憾,就是韩国的报纸广告好像没有国内报纸的广告花俏,没那么漂亮。

新京报:打完广告之后,有什么效果吗?

向霞光:广告是在4月13日见报的,现在还看不出效果。春节前我就在搞这个事,从联系到见报需要个过程。

和孩子凑钱掏23万广告费

新京报:据说广告费花了23万元人民币,这笔钱是谁出的?

向霞光:我自己出了一部分,三个孩子也都出了一部分,他们现在工作都不错,也愿意支持我的想法。

新京报:这个数目对你来说是大是小?

向霞光:23万对我来说肯定不是个小数目,我们家的农家乐一年的收入是在20多万。但对于我们家来说,也是可以承受的。

新京报:你的孩子为什么支持你的做法?

向霞光:孩子们都很尊重我的想法,尤其小儿子,知道我的想法后非常兴奋,他们支持我、出一部分钱也不是单纯为了回报,而是觉得这件事值得做。

新京报:你的农家乐规模有多大?

向霞光:规模谈不上多大,主要是副业比较多,因为小儿子头脑很灵活。他在家里负责团客的接待,比如住宿、唱歌,客人在关山玩完如果要去沩山漂流,或者去泡灰汤温泉,他也负责带过去,他还负责一些附加商品的出租,比如帐篷,另外做一些农副产品的销售。

新京报:身边人都怎么评价你(花钱去国外打广告)这个举动?家乡的政府有什么反应吗?

向霞光:身边的朋友知道了都说我牛,说现在很多新闻都报道了,很多网友知道了这个广告。这两天国内也有七八家媒体采访我,但政府是什么反应我还不知道。

新京报:对现在外界的反响感到意外吗?

向霞光:特别意外,我根本没想到在国内这么受关注,我也看到有网友说,这个广告的效果是花钱买了国外的版面,国内的媒体也很关注,这个效果确实好,但当初根本没往这方面想。

新京报:到外国打广告。很可能花“巨款”打水漂。假设这广告对你的家乡、对你经营的农家乐起不到效果,你会怎么想?

向霞光:没想那么多。但通过这几天的反响来看,宣传的效果还是有的。如果广告没有招来更多的韩国客人,但国内游客多了,也是件好事。

新京报:你的农家乐有针对可能的韩国客源做改造吗?

向霞光:硬件上不准备改造,小儿子正在考虑把中餐改成西餐,因为全村还没有经营西餐的。

我有能力了,就该回馈家乡

新京报:宁乡的旅游资源还有哪些?

向霞光:有灰汤的温泉、沩山的漂流、刘少奇故里,还有钓鱼,资源有很多。到农家乐吃当地的特色,住农家院,再玩玩其他的项目,看看风景,这都是宁乡的旅游资源。

新京报:和张家界相比,宁乡的旅游资源,优势在哪里?

向霞光:不敢说比,张家界景色好,名气大,但它那每年游客都爆满,你看新闻每年的黄金周张家界都人挤人;如果到宁乡来,玩有的玩,看有的看,关键是“不挤”,应该会很舒服。

新京报:你只是在宁乡的一个村子里,是否想过为什么是你花钱打这个广告,而不是更有钱的人或者政府?

向霞光:也可能有人做过,只是我不知道,或者反响没这么大。至于为什么是我打了广告,可能在我看来,宁乡确实有很好的旅游资源,应该让更多人知道。

新京报:你对家乡的感情很深厚。

向霞光:我家就在宁乡县关山村,以前在村子里做村主任,当时家里很穷,连吃肉都要算计。3个孩子毕业时,我欠了村里40几户的钱。

新京报:现在生活变好了,想为家乡做点贡献?

向霞光:这些年宁乡的发展很快,土地流转,我们宁乡就是全国试点,后来搞新农村建设,我们都搬进新房,经营农家乐,以前哪敢想会住好几层的房子,更不敢想会买上小汽车,现在我家都有了,我们家依靠老家的资源改变了生活,现在我有这个能力了,就应该回馈一些,给家乡的旅游做点贡献。

只要家乡出名 说我炒作也无妨

新京报:此前你对自己的家乡还做过怎样的宣传?

向霞光:以前我没搞过,这是第一次。我家2009年才开始经营农家乐,这两年才开始体会到经营旅游项目给家里生活带来的变化。

新京报:当地政府呢?

向霞光:政府应该做过。另外就是宁乡这边一些旅游项目也会打广告,但这种广告都是企业行为,力度不大,覆盖的面也不是宁乡,而是单个的项目。

新京报:有人认为你花这么多钱做广告是炒作。

向霞光:我最初在韩国的报纸上做广告,就是想让韩国的游客知道,真没想到现在国内会这么关注,我做广告就是想让更多的人知道宁乡,如果来的人多了,说我炒作也没关系,炒得越凶越好。

新京报:你会担心外界给你身上贴标签吗?

向霞光:这些标签应该是好的吧。我看网上有人说我是热心肠,其实不敢当,我只是做了自己能做、该做的事;另外还有人说我是土豪,如果有钱能给家乡做点事,我倒希望这样的土豪再多点。

新京报:现在还有继续投广告的计划吗?

向霞光:暂时没有了。不过如果这23万能在最短的时间里收到更好的效果,我还会考虑做第二期、第三期。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贾鹏 实习生 罗婷 郭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