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万亿财政支出探寻更高效路径

11.04.2018  13:44

  如何把钱花在刀刃上,让财政资金用得更有效率?《经济参考报》记者从业内获悉,我国20万亿财政支出正探寻更高效路径,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顶层设计文件正在酝酿中,包括第三方评价体系等制度文件正在起草。未来我国预算绩效将实现预算范围全覆盖,实现贯穿预算的全过程。

  作为政府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预算绩效是一种以支出结果为导向的预算管理模式,要求花尽量少的资金、办尽量多的实事,向社会公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通俗地讲,就是让取之于民的财政资金更好地用之于民,用得更有效率。业内指出,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力举措。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去年,我国财政支出已经突破20万亿元,当前推进全面绩效管理无疑是非常重要而且紧迫的任务。

  《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经过多年的推动,我国目前的预算绩效管理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意识不断增强,一些地方也探索出了很好的经验。当前相关部门正在研究起草相关顶层设计的指导意见,还将结合指导意见研究出台一系列配套制度办法,包括分行业分领域的评价指标体系建设、规范第三方管理办法等。

  财政部预算司副司长王克冰日前在由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中国财政学会绩效管理研究专业委员会主办的“中国预算绩效管理论坛(2018)——全面实施绩效管理专题研讨会”上指出,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应从“全面”“绩效”两个关键词着手,在广度上实现预算范围全覆盖,在深度上实现贯穿预算全过程。在他看来,可以通过预算管理的流程再造和制度的完善,能够挖掘管理上的潜力,把财政资金配置到更有效的领域,提高其使用效率,从而缓解当前的收支矛盾。

  王克冰指出,近年来财政部狠抓绩效管理落地,积极推动构建预算管理体系,目前在一般公共预算方面已初步建立了以项目支出为主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并且在不断地延伸和扩展。

  不过,他也坦言,在具体工作中,绩效管理的意识还依然薄弱,重分配轻管理,重使用轻绩效的现象还比较普遍。此外,缺乏绩效评价目标、预算安排、政策调整有效的挂钩机制,绩效管理的约束有限,还存在绩效、预算双软约束的问题。绩效管理水平也有待提高,存在绩效管理范围不全,第三方绩效评价的市场还不够完善等问题。

  王克冰谈及下一步推进思路时表示,第一要实现预算范围全覆盖。也就是说,五级政府财政都要实施绩效管理,真正形成项目、政策、部门整体财政运行全方位协调推进的格局。第二,要贯穿预算全过程。首先,在预算编制领域,要实现绩效和预算管理的深度融合,不能形成“两张皮”。要提高预算的决策水平,重大政策和重大项目要做好绩效的评估论证,绩效的信息和评价结果要加以利用,对重大项目还要做全周期的绩效管理。第三,绩效评价要推动全系列。重大政策重大项目可以让第三方介入,但也要普遍推动绩效自评,可以通过建立抽查制度等手段来增进绩效自评的准确性。第四,评价对象也要实现全方位覆盖。除此之外,在绩效管理上还要实现目标规划的全面性。当前的“牛鼻子”是要形成绩效目标、绩效评价和预算编制的挂钩机制,来解决低效无效的问题,而从长远来看,则要真正让绩效管理发挥在国家治理中的支撑作用。

  “绩效是政府预算的逻辑起点与终点,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我期待把一种意识转化为理念,把理念上升为一种国家治理层面的绩效行动。”中国财政学会绩效管理研究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办公室主任王泽彩表示,绩效是国家治理的一个手段,这已经成为一种共识。预算绩效管理要按照绩效理念引领,关键是预算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挂钩。

  王泽彩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下一步推进全面绩效管理,确实需要制订一个长期的规划,因为预算绩效管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需要不断在实际工作中落实,在实践中发展,因此需要科学制订规划,积累预算绩效管理的各个阶段与环节的宝贵经验,形成一套合理的可操作的方法。此外,尽快建立健全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绩效评价的共性指标体系及个性指标体系。建立起全国统一、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使得评价指标与标准具有可比性,保证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进一步提高绩效评价质量。

  他表示,还应提质扩面,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及管理办法,制订相对规范统一的绩效管理工作流程和操作细则,明确各相关机构和人员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中的职责,规范操作程序和质量控制要求。另外一方面要横向扩大绩效评价对象的覆盖范围,不仅一般公共预算,四本预算均要进行绩效评价,另一方面要纵深推进绩效评价覆盖各级政府,凡是使用财政资金的单位和项目都应纳入绩效评价范围。

  财政部预算评审中心副主任宋文玉指出,如何将绩效目标和预算编制结合起来、将绩效的监控和预算执行结合起来、将绩效评价和最后的分配和预算结构的调整结合起来,通过预算的绩效的管理,促进部门整体的履职以及部门业务的管理,这将可能成为全面实施预算管理将来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