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抗战”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07.07.2014  14:13

访谈嘉宾:胡德坤  岳思平  韩永利

中国的“七七抗战”,打破了日军的速战速决企图

主持人: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同时,中国军民奋起抵抗,史称“七七抗战”。之后国共两党合作抗日,开始全面抗击日本的侵略。这种抵抗对日本的侵华步骤有何影响?

胡德坤(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会会长): 中国的七七全面抗战,打乱了日本的侵略步骤,制约了东西方法西斯国家的战略配合,成为轴心国家之间结成战略同盟的重大障碍,从而阻碍了日本呼应德国的北攻苏联、南攻英美战略的实施。

日本的世界战略包括北进、南进政策两个方面。在日本全面侵华初期,北进战略占主要地位,其主要目标是攻占苏联远东地区。1936年8月7日,日本广田弘毅内阁五相会议制定了《国策基准》,正式把北进、南进政策列为日本国策。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其目的包含有南进的意图,但主要还是为了巩固和扩大以中国东北为主体的北进基地。

当时,日本当局极为轻视中国的抵抗力,乐观地估计只以三四个师团的兵力进行打击,中国就会在短期内屈服。陆相杉山元在给天皇的上奏中狂妄地宣称,“中国事变用一个月就解决了”。首相近卫文麿认为,这是解决中国问题的绝好机会,决定迅速增兵华北,扩大侵华战争。

战争初期,日军虽占有装备和战力上的优势,但在中国军队的英勇抗击下受到重创。中国军民浴血奋战,打破了日军速战速决的美梦,使日军不得不渐次增加兵力。1937年末,在中国关内的日军达16个师团,相当于陆军总兵力的三分之二。武汉会战后,日本国内仅剩下1个师团,可谓倾巢而出,要想北进攻苏完全是有心无力了。

此时在远东,苏联远东军已增加到20个师,而日本关东军和日本朝鲜军却只有7个师团,本来用于对苏作战的兵力却投入到了中国战场。这种情况使日军统帅部内部发生了争论。以参谋次长多田骏为代表的参谋本部担心,对华战争将会变成长期战争,而无力发动对苏战争,因而主张停止军事进攻,用政略手段来结束对华战争,转入对苏战争体制。以陆相杉山元为代表的陆军省则主张继续扩大战争,用军事手段打垮中国国民政府。杉山元认为,只有征服了中国才谈得上北进。近卫文麿支持杉山元的意见,决定继续扩大侵华战争。

1938年7月,日本朝鲜军在苏联边境挑起了张鼓峰事件,结果以惨败告终。这是日本北进的第一次试探。这次事件使日本感到,不迅速解决中日战争就无法充实军备同苏联相对抗。于是,从8月到10月,日军动用了10个师团的兵力攻占了武汉和广州。从表面上看,日本战果赫赫,然而从实质上看,日军的战略进攻已成强弩之末。自此以后,日军在中国战场再也无力进行战略进攻,中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由于中国军民英勇抗战,日军速战速决战略彻底破产了。

 

中国的“七七抗战”,延缓了法西斯国家结盟的步骤

主持人:中国的全面抗战,迫使日本将更多的兵力投入中国战场而无法自拔。为了孤立中国、牵制苏美英等国,日本企图与德国结盟,其结盟过程如何?结盟后的战力有多大?

岳思平(军事科学院原军史所抗日战争研究组组长、研究员): 围绕着日本全面侵华和中国全国抗战问题,德、日、意法西斯进一步密切了三国的关系。1937年11月6日,德、日、意三国代表在罗马签订了《关于意大利加入反共产国际协定的议定书》,标志着“柏林-罗马轴心”已扩大为“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同月,德国与日本一起拒绝参加旨在讨论日本侵略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会议。意大利虽然参加了会议,但忠实地充当了日本法西斯的代言人,反对制裁日本,拒绝支持中国。12月11日,意大利退出国际联盟。同年11月和1938年2月,意大利和德国先后正式承认日本扶植的“满洲国”,以讨好日本。

德、日、意法西斯轴心形成后,三国急于变政治同盟为军事同盟,都迫切希望与对方缔结为军事同盟。1938年1月和7月,德国先后两次向日本提出建立军事同盟的建议。10月和12月,德日两国先后就这一问题分别与意大利进行了会谈。德国在与意大利取得一致意见后,于1939年1月6日,向日本提出三国同盟方案,并企图在同月下旬正式签署这份文件。

由于日本在是否对德、意进行武力援助等问题上分歧较大和在具体战略目标上与德、意难以协调,因而德、意两国撇开日本抢先一步,于5月22日在柏林缔结了《德国和意大利同盟条约》,亦称“钢铁盟约”,决心并肩协力行动以取得它们的生存空间。德、意两国军事同盟的建立,是法西斯轴心国由政治同盟发展为军事同盟迈出的重要一步,也是法西斯战线趋于最终形成的标志性事件。在此期间,匈牙利和西班牙于1939年2月和4月相继加入《反共产国际协定》,国际法西斯力量得到了发展和加强。

胡德坤: 当日本陆军兵力深陷中国战场时,无法配合德国东西夹击苏联,导致东西方法西斯国家各行其是,毫无战略配合。可以说,中国的全面抗战,是日本不能随心所欲实施其世界战略的根本性原因。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的全面抗战也是牵制日本与德国无法实现真正意义战略配合的根本原因。日本与德国结盟初期就困难重重,中国抗战是关键所在,这也是其后德日同盟订立后,双方进行的战略配合徒有其表的主要原因之一。

总之,中国的“七七抗战”开辟了世界上第一个反法西斯战场,牵制了日本的战略展开,延缓了法西斯国家结盟的步骤,迟滞了法西斯国家联手发动全面世界战争的进程,为反法西斯国家赢得了宝贵的准备时间。

 

中国的“七七抗战”,逆转了美英远东绥靖政策的走向

主持人:中国的抗战,牵制了日本的大部分兵力,使其无法南进或北进,客观上说,中国为自己而战,也是为英美苏等国而战。英美等国如何看待这时期的中国抗战?其远东政策有何改变?采取了哪些积极措施?

韩永利(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中国的“七七抗战”促使了美英开始改变对日绥靖政策,终结了二战局部战争时期贫弱国家遭受侵略、被迫抵抗、付出牺牲、最终失败的悲愤命运,推动了中苏美英和世界各国走向合作抗击法西斯的历史进程。

七七抗战”前,英美对日本侵华战争采取了绥靖政策。中国全面抗战刚爆发之时,英美等国就认为积贫积弱的中国很快就要变成第二个埃塞俄比亚,因此,不愿因支持中国而同日本对抗,对日本的侵略也不过是作些“温和的指责”。英美的对日绥靖态度使中国面临被牺牲的危险,也使东亚乃至世界面临深刻的战争危机。

中国的“七七抗战”逆转了美英远东绥靖政策的走向,中国的抗战意志促使了英美高层有识之士重新思考远东政策。美国财政部长亨利·摩根索就主张“全力支援中国”,“经济制裁日本”;他还主张“联合苏联,组成中、苏、美、英对日联合阵线”。美国亚洲舰队司令亚内尔上将在给国内的报告中认为,“只是由于……中国抗战挡住了日本军团”,日军“才没有向加利福尼亚州进军”。因此,美国务必要援助中国。1938年5月7日,英国驻华大使卡尔在电文中提出:“我们不能回避这样一个事实,在某种程度上,中国既是为他们自己也是为我们而战,因为只有日本人的失败才能把我们从危及我们在远东地位的灾难中解救出来。

中国抗战促使了美英远东政策的微妙变化。1938年1月初,美国总统罗斯福和国务卿赫尔对中国驻美大使王正廷明确表示了愿意以贷款方式援助中国,“希望中国继续抵抗”,“不愿中国丧失领土、放弃任何权利”的意向。6月,美国开始对日本实施“道义禁运”。12月,美国宣布向中国提供2500万美元贷款(即桐油贷款),并于次年2月正式签订了桐油借款合约。在美国影响下,英国也宣布对华贷款50万英镑,随后又决定贷款500万英镑。

美英的这些变化缘起于中国全面抗战,从而也推进了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联合。

 

中国的“七七抗战”,形成了东亚制约日本侵略的全新格局,促使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主持人:“七七抗战”后,最早支援中国的是苏联。苏联为什么第一时间支援中国?为中国提供了哪些援助?

胡德坤:“ 七七抗战”后,国民政府马上派人与苏联驻华大使鲍格莫洛夫商谈由苏联供应军事装备及缔结中苏互助条约一事,并于1937年8月21日与苏联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苏联率先援华。当时的法国报纸评论中苏条约是“插入日本蛮牛颈上的一支火箭”。关于中国抗战对苏联的战略价值,1938年初,斯大林对访苏的中国政府立法院院长孙科坦言:“中国不仅是为自己作战,也是为苏联作战;日本人的最终目的,是占领整个西伯利亚直到贝加尔湖”。这如实地说明,中国全面抗战形成了东亚制约日本侵略的全新格局,对进一步构建中苏相互支撑的战略局面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与长远意义。

岳思平: 1937年8月21日,《中苏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进一步密切了两个大国的关系。苏联在面临日本和德国东西对进严重侵略威胁的形势下,为了牵制日本,保障远东地区的安全,从人力、物力、财力和道义上大力支持中国,坚决站在反法西斯的中国一边。诚然,苏联为打破德、日法西斯双重威胁,在与英、法结盟无望,谋求集体安全努力失败的情况下,于1939年8月23日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影响是不利的。共产国际和英国、法国、美国、西班牙、加拿大、奥地利、澳大利亚、比利时、荷兰、瑞士、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丹麦、瑞典、日本的共产党与工会,越南、朝鲜、缅甸、印度、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等诸多国家的人民,都纷纷与中国政府和人民站在一起。以中国、苏联为代表的这一国际力量,对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贡献越来越大。

胡德坤: 纵观中国“七七抗战”对苏联战略和美英东亚政策的影响,可以看到,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起始于中国全面抗战。围绕中国抗战,东亚国际格局发生了不同于“九一八事变”时期的全新变化,形成了世界反法西斯主要大国走向联盟的总体趋势,而这正是夺取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关键之所在。

http://bjrb.bjd.com.cn/html/2014-07/07/content_193927.htm

(稿件来源:《北京日报》2014年7月7日   本网编辑:付晓歌)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