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问武汉50年一遇暴雨 何时不再发生大面积渍水

24.07.2015  11:07

中午在汉口永清街,水务职工在渍水中接通管道准备排水。记者詹松 摄

贺家墩铁路桥附近,因排水不及,污水从窨井内向上冒。 记者石一 摄

问汛情

改造过的涵洞为何也淹水?

武汉市水务局排水处处长向久华说,我市目前的排水设施只能抵御一年一遇的暴雨,即最大日降雨量为100毫米,最大小时降雨34.5毫米。而昨天武汉中心城区最大降雨量达197毫米,最大小时降雨达87.5毫米,降雨强度达“50年一遇”水平。

他说,昨天的雨情远超现有排水能力,导致全市范围内大面积渍水,所以竹叶山、新华路、晒湖等立交涵洞没能幸免,“这就如同一个人1小时可以喝1斤白酒,现在要10分钟喝下,不醉才怪。

昨日一场暴雨,许多市民直观感觉:好像雨并不特别大,下的时间也不太长呀,为什么会造成城区大面积渍水呢?记者就此采访相关部门,试图回答这个疑问——

问排水

为何不提前畅通“排水走廊”?

武汉市水务局排水处处长向久华说,早在前天,市水务局根据气象部门预报提前抽排黄孝河、机场河、巡司河等“排水走廊”积水,预留蓄水空间,但是我市排水体系目前并不健全,除了现有几个大型排水走廊外,市内各大湖泊因为要保护水质环境,基本不具备蓄水功能。

他说,昨天全市各大泵站全部满负荷运行,以后湖泵站为例,前池水位达18.84米,超预排水位3米多。目前,我市黄浦路、后湖泵站等抽排能力严重不足,再加上下水道局部“毛细血管”还不畅通,都可能影响排水能力。

问工地

工地建设如何畅通下水道?

据交管和水务方面的不完全统计,此轮暴雨造成全市60多处路段严重渍水,其中不少为市内建筑工地周边。

此轮暴雨,水务部门出动1500多人次和近百台抢险泵车上路排渍水,市区泵站紧急启动排渍预案。

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称,我市城区渍水除暴雨强度大、部分管网老化、排水设施不健全等原因外,其中一半渍水点是因工地施工造成排水管网淤塞不畅。部分施工工地未修沉淀池,基坑中的泥浆无处可排,于是施工方直接通过管道就近排入下水道。造成地下管网淤塞严重,导致“毛细血管”排水不畅,一旦下雨,极易渍水。

问预报

为何实际降雨比预报要大?

武汉市气象台台长刘火胜说,昨天受到西南暖湿气流和北方冷空气共同影响,暴雨云团从我省西部移到我市,暴雨中心正好停留在蔡甸到中心城区一带,并赖上5个小时都不舍得移动,这是造成大暴雨的主要原因。

就在前两天,武汉市气象台发布重大气象专报称,武汉昨天有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天气。“这次预报应该是比较准确的。”他说,监测显示,昨天我市普降大到暴雨,其中江夏、新洲降雨相对较小,要预报出超过100毫米的大暴雨正好“落点”在中心城区,这种预报从目前技术上难度相当大,希望市民能理解。

问投入

何时不再发生大面积渍水?

市水务局副局长张婓介绍,目前,我市已经启动《武汉中心城区排涝二年决战行动计划》,将重点推进后湖四期、港西二期、四新、巡司河第二出江等18座骨干泵站工程建设,新增抽排能力663立方米/秒,新增排水管网361公里,在2017年基本建成中心城区骨干排水系统。

届时,我市排水防涝能力从抵御“一年一遇”降雨水平,提升到抵御小时降雨量68毫米、日降雨量200毫米特大暴雨的“十年一遇”水平。另外,我市正在谋划建设深隧排水系统,武昌地区“四厂合一”深隧建设有望年底启动,建成后将实现抵御50年一遇的暴雨洪涝。

问应急

特大暴雨如何从容应对?

此次暴雨,气象部门提前发出了预警。市政府工作应急办从昨天早上6点40开始,官方微博就发出了预警微博。

据武汉市水务局介绍,按照《武汉市城市排渍应急联动工作预案》的要求,我市昨天中午13点启动了排渍二级应急响应,要求各区、各部门、各建设单位迅速行动起来,做好应急保障工作,确保城市安全。强降雨期间,武汉中心气象台累计10余次拉响暴雨警报,提醒市民注意防范。

昨天降雨量达150毫米,大部分渍水点在雨停后3小时左右消退。

责编:王玉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