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树红花照碧海
2012年换届后,荆门市人大常委会积极探索代表工作新思路,不断推陈出新,丰富形式内容,健全工作机制,使代表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的地位更加凸显。“近几年,荆门的代表工作一直走在全省前列,还受到全国人大调研组和省人大常委会的充分肯定。这让我们这些人大代表觉得脸上有光彩,履职积极性也更高了。”2014年6月18日,应邀参加代表工作座谈会的市人大代表周健如是说。
筑牢阵地:为代表安好“家”
“陪会代表”、“哑巴代表”、“跟风代表”,这些曾是人们对一些代表不作为的印象和评价。针对人大代表的这一大顽疾,新一届市人大常委会决定从“建设人大代表之家”入手。
规范的人大代表公示栏、整洁的代表学习园地、宽敞的代表活动室……6月17日,在随同省人大常委会代表法执法检查组调研荆门市“人大代表之家”建设情况活动中,笔者发现,荆门市各县(市、区)试点建设的“人大代表之家”都已相当完善和规范。
荆门市人大常委会代工委负责人向执法检查组介绍,目前,全市共有各级人大代表5000多人,按照“便于组织,便于活动”的原则,全市已建立市县乡各级人大代表小组247个,全部按照“六有”标准进行建设,即:有固定场所及设施、有标志、有学习资料、有活动经费、有规章制度、有完整的档案记录。通过在全市建设“代表之家”工作,让代表们都能够感受到“家”的温馨。
建设好人大代表小组,为代表安个像样的“家”,已成为荆门市代表工作的主要抓手,发挥代表作用的重要支点,施展促进作用的组合力量。
强基固本:编好制度的“笼子”
代表工作活力增强,源于不断健全完善的制度体系。今年4月,市人大常委会及时审议通过了《荆门市人大常委会联系市人大代表办法》,确定了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名单,使联系代表工作步入常态化和制度化。
建立定期走访代表制度。每年8月底至9月上旬,主任会议成员带队走访代表,收集意见建议,并及时向政府通报情况,督促办理。建立结对联系代表制度。常委会组成人员重点联系生产一线代表、专业技术和专家代表、企业家代表,每人不少于5名,每年不少于2次。建立联系代表小组制度。主任会议成员和各工委主任每人联系1-2个代表小组,主动参加并指导所联系的代表小组活动,打造示范代表小组。完善代表参与常委会工作制度。增加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的人数,保证所有代表任期内至少列席一次常委会会议。常委会开展视察、专题调研、执法检查、工作评议,均邀请相关代表参加。
各县(市、区)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制度建设也亮点纷呈。
东宝区制定了代表小组年度工作考核办法,将代表小组的制度建设、活动开展、联系选民等各项指标进行量化;建立了优秀议案、建议和调研文章评选表彰制度,有计划和针对性地培养树立先进典型代表,激发了代表工作活力。
掇刀区明确了常委会组成人员、工作委员会联系代表及代表联系群众的方式,形成了条块结合、联系密切的代表工作联络机制。选民询问制度、代表回访制度则给履职主动性不强、积极性不高的代表套上了“紧箍咒”。
每位组成人员必须联系3至5名人大代表,每位代表必须联系10位选民,并做好联系日记,定期反馈联系情况和收集到的意见。钟祥市对代表联系选民提出了刚性要求。
“健全的制度体系是增强代表工作实效的重要前提。市县两级人大制度建设各具特色、各有侧重,但都突出了激发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充分发挥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作用。今后在实践中要不断完善并好好坚持。”分管代表工作的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启华说。
活动搭台:让代表唱“主角”
“人大代表来源于民,植根于民,情系于民,服务于民,通过代表小组开展的系列活动,彰显了代表的主体作用,提升了代表的信誉和形象,人大工作创新和发展有了活力源泉。”市人大常委会代工委负责人说。
市人大常委会代工委积极组织市人大代表参与空调公交车涨价、的士涨价听证会、“效能风暴行动,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市民问政等关注民生的活动,便于代表直接对“一府两院”提出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代表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作用。
市人大代表龙泉小组围绕饮用水源漳河水库环境保护问题常年加强监督,使荆门城区和近郊100万人口的饮用水质一直保持在一类标准。市人大代表泉口小组针对寨子山采石场污染城区周边环境的问题多次到寨子山明察暗访,使困扰当地居民多年的采石场生产扬尘问题得以缓解。
人大代表挂牌接待选民是沙洋县推行的加强闭会期间代表与选民联系的一项创新举措。人大代表纷纷走上街头,集中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听取群众的意见,回答群众的提问,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通过代表挂牌接待选民,拉近了代表和群众的距离,化解了群众的怨气,密切了与群众的联系,社会反响很好。
掇刀区开展代表“三访”选民活动( 接访、下访、回访)、“四进” 活动(走进社区、走进农村、走进企业、走进学校),严格按照“13311”(一位代表一年联系不少于30户选民,不少于3户选民代表,帮扶一户困难群众,提出一条有质量的建议)的要求,把群众反映的民生热点问题梳理后及时向政府和有关部门反映。
一树红花照碧海,一团火焰出水来。“加强和改进代表工作,既是职责所在,也是感情所系;既是当前需要,也是长远任务。我们要不断总结和探索,以新的成绩推动代表工作,推动荆门加快科学发展。”市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杨想森语重心长地说。这是勉励和期待,更是责任和使命。(荆门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 高胜前)
责任编辑:唐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