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倾力打造“湖北一号工程” 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踏访

06.09.2015  12:04

——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踏访

(记者 黄中朝 通讯员 熊渤 梅雪峰 胡顺华)7月29日,国家发改委批复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可研报告。该工程总投资180亿元,是我省主导建设的最大水利工程,同时也是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抓在手上的重点工程,因此它又被称为“湖北一号工程”。

8月下旬,记者在工程沿线采访看到,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就绪,只等省委、省政府击发全线开工的号令枪。

 

9月1日,襄阳市襄州区黄集镇太山村,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生产性试验项目工地上,施工人员正在铺设管道。目前,施工面开挖1.2公里,安装管材114根,预计11月底安装完毕。(刘曙松 刘东鹏飞 摄)

湖北一号工程”的由来

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名词的出现,至今只有短短3年时间。”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管理局副局长王满兴回忆。

鄂北缺水由来已久,历史上就是有名的“旱包子”。

上世纪70年代,丹江口水库建成后,我省建设引丹工程,从丹江口水库清泉沟引水到唐白河以西的襄北地区。引丹灌区范围内,水丰鱼肥,稻米飘香,一幅“人造江南”好景象。但一河之隔的唐白河以东地区,人们仍饱受干旱缺水之苦。

为此,我省很早就规划了一个“唐东工程”,将引丹干渠向东延伸到唐白河以东的枣阳西部地区。但因唐东地势较高,要让河水上山岗,非得提水不可,提水成本很高,工程蓝图因而长期束之高阁。

随着国家南水北调工程实施,中线干渠建设为“唐东工程”实施提供了经验和技术支撑,特别是丹江大坝加高后,为全程自流引水提供了条件。

但“唐东工程”只能解决枣阳西部地区的农业灌溉用水。随着经济发展,随县、曾都、广水、大悟城区近年频发水荒,居民饮水告急,工业生产用水告急。

如果将“唐东工程”向东延伸到大悟,则沿线随县、曾都、广水的480万人口、363.5万亩耕地均可受益。由于渠道经过地区地势较高,南水北调中线二期工程实施后,受益范围还可覆盖汉江中下游和府河流域。

2012年夏,鄂北地区连续遭遇第五年大旱。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要求省水利厅从战略高度,寻找从根本上解决鄂北地区干旱缺水的办法。水利工作者按照上述思路认真研究和精心规划,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蓝图由此勾勒完成。

即将为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搬迁的枣阳农户。(张鸿 胡顺华 李晓军 摄)

试验段工程试验了什么

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全长269公里。干渠经过的老河口西部和枣阳西是高岗地带,中间的襄北地区有72公里低凹地段,高低落差近50米,设计为倒虹吸工程穿越,是国内最长的倒虹吸工程。

怎样保证高水头压力之下的72公里倒虹吸不渗水?工程面临极大的技术挑战。省委、省政府特事特办,2014年12月28日,启动了襄州区5公里试验段工程,先行先试,为全面开工累积经验。

8个月过去了,试验段试验了什么?

建设PCCP制管厂是试验段启动的首要工程。工程实施EPC总承包模式,由省水利设计院、中国水电六局和韩建管业3家组成的联合体,中标工程的设计、生产、安装。仅4个月,就建起了华中地区最大的PCCP管生产基地。

PCCP管内胆为砂浆混凝土,中间是钢筒,外面缠绕钢丝,最外层涂保护层,使用寿命可达70年,从地下穿行可保水质免遭污染,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北京境内采用的就是此种管。

8月21日,记者走进襄州黄集镇太山村的PCCP制管厂,总工程师葛洪青介绍,北京用的PCCP管内径4米,这里生产的是3.8米,每个单重60吨至65吨。72公里倒虹吸工程需要42000多个标准管,现在制管厂每天生产32个至35个。为满足工程需要,沿线还有第二、第三个PCCP管厂即将开建。

葛洪青说,制管工艺要求很高,内胆不能有裂缝,一旦有缝隙渗水就会腐蚀钢筒,导致整个管子渗水。水泥、砂石等材料能否满足需要,需要进行试验。这几天高温天气,他们采取对混凝土进行加冰和制冷降温等措施。目前,已经生产PCCP管1200多件。

在试验段工程的一个作业面,安装方中国水电六局的巨臂吊起庞然大物PCCP管,工人们正在进行承口和插口的对接。王满兴说,承接口处用橡胶圈密封,误差不超几毫米,大了渗水,小了插不进去。安装后要进行3次打压试验,保证能承受水量每秒38立方米、49米落差水头的压力而不渗水。

记者在现场看到,管道两边还埋设有锌条。王满兴解释,这是PCCP管的阴极保护设施。如果腐蚀生锈,让锌条承受,以保护PCCP管中的钢筒结构。

试验段工程启动以来,已经完成7亿多元投资,下一步将启动90亿元标段的工程建设,力争年内完成投资计划40亿元。

最大力度服务支持工程建设

8月20日,省水利厅召开动员会,要求举全厅之力、聚全厅之智,推进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

工程即将全线开工,沿线干部群众按捺不住兴奋与激动,出现了像当年服务大三峡那样支持工程建设的热潮。

襄阳市委、市政府提出“最大力度服务支持工程建设,最大限度实现工程受益目标。”去年8月15日,全市召开服务支持鄂北调工程的动员会。

试验段在襄州,襄州区成立支持服务指挥部,组建镇区两级工作专班,进村入户宣传发动,通过现场录像,登记造册、农户确认等多种办法,清理锁定了境内52.16公里输水线路两侧各500米的人口、面积、建筑物等基础数据,有效控制了范围内的各种违建,为确保工程顺利实施打下了良好基础。建设PCCP管厂,需临时占用457亩耕地,襄州区仅用一个月便完成了土地流转协议签字工作,不到两个月完成征迁工作。

襄州区太山村四组村民李德平,打工回乡流转500多亩土地种蔬菜,试验项目要占用他130亩菜地,要求提前砍菜腾地。他二话没说,将蔬菜无偿送给乡亲,自己亏了近10万元。他说,有了调水工程,今后可以更好地发展蔬菜产业。

湖北庆丰源粮贸集团董事长党长英,听说要调丹江口水解决鄂北“旱包子”,激动地给试验段项目部送来200袋面粉和50斤面条。她说:“渠修在地下,润的是老百姓的心!支持服务鄂北调水工程是民营企业家应尽的责任。

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引水7.7亿立方米,分配给枣阳3.64亿立方米。枣阳6大灌区全覆盖,可灌溉耕地80万亩,解决80多万城乡居民的安全饮水问题。

枣阳市对这项工程宣传动员到位,服务支持到位。夏收之后,他们对征地拆迁涉及的七方镇和环城办事处14个行政村进行了放线和开挖界沟,目前已完成界沟范围征地面积和地表附属物的统计。9月10日前可完成补偿资金兑付,9月20日前完成征地拆迁工作,确保9月底开工。

随县、曾都、广水和大悟沿线,也都成立了服务支持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的指挥部,组建了工作专班,工程建设人员枕戈待旦,沿线干部群众充满期待,迎接工程全线开工那一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