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只能“知秋”?
“一叶知秋”成语的最早发源可能是西汉年代成书的《淮南子》:“以小明大,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据考证,在唐宋时代已化生成“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例如《唐庚文录》:“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李子卿《听秋虫赋》中“时不与兮岁不留,一叶落兮天下秋”等。
所以可知古代“一叶知秋”的“知秋”是知秋之已到,而不是知秋之将到。即只是“以小明大”,以见到身旁叶落推知天下已秋,即空间的扩大。而不是“以现在明将来”的“见微知著”,即时间的延伸。
可是,作者在国家图书馆藏七八十本各种成语词典见到的,却都是见微知著的意思:“比喻从个别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出事物发展的趋向”。我认为这违背了古人原意。
从科学上说,“一叶”的信号本身有很大的偶然性,因为夏季也有落叶。夏叶就不能知秋。所以,现代物候学观测中的落叶项目,仅观测“落叶末期”(树叶差不多掉光了),即取其大多数状态。这主要也是为了避免偶然性。而且,也只有这样,其观测结果才能有地区上和时间上的可比性,以进行区域气候差异和气候变化研究。清代俞樾《茶香室丛钞·梧叶报秋》中也说,“一叶知秋,虽古有此说,然安能应声飞落?”说的也是落叶的偶然性问题。我们不能因为它本是一句大实话而主观拔高对它们的解释,这样就会越解释越糊涂。
此外, “一叶知秋”还存在其他一些科学问题。例如,“以小明大”也是有范围的。即“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因为春季发叶、秋季落叶的落叶树主要只生长在温带。而两极冰雪地区和寒带,根本没有落叶乔木;在赤道热带,那里气候暖热,不知有秋,一般也没有因秋季低温而落叶的温带落叶树。所以“一叶知天下秋”不过是古人因活动范围有限,造成的认识局限性罢了。
还有,“一叶”并不只能“知秋”,即也可知其他季节。例如,中南半岛柬埔寨豆蔻山脉以东的首都金边及附近地区以及越南长山山脉以东的许多地区,夏季因处在印度洋西南季风的背风东坡,气温高而雨量少,乔木根部供水减少。因而纷纷落叶以自我保护,等到旱季过去再重新长叶。即在这些夏季落叶的热带季风气候地区里,乔木就不是“一叶知秋”,而是“一叶知夏(旱季)”了。越过赤道,那里的季节和北半球正好相反。即当北半球温带乔木“一叶知秋”的时候,南半球温带却是春意盎然,即“一叶知(南半球温带的)春”了。
更有趣的是,在我国北方地区(包括北京),由于秋末和冬初常有强冷空气南下,最低气温常可从零上突然降到零下,甚至零下5℃—10℃,这时的树叶会在一夜之间在树上冻枯,即树叶虽仍呈青色而其生物学的生命却已经结束。这种青枯叶子掉下来,那便该是“一叶知冬”了。
当然,文学界对“一叶知秋”的误读也是有原因的。
因为中国气候冬冷夏热,春秋短促,因此国人十分喜欢春秋,常在诗文中并用。例如,秋有“一叶知秋”,春也有“一花报春”。唐人令狐楚《游春词》中说,“高楼喜见一花开,便觉春光四面来”;南宋词人陈亮《梅花》诗中也有“一朵忽先发,百花皆后香”。可见,这一叶和一花,都是“使者”,在文学家眼中当然便都是“以现在明将来”。可是从气象学家看来,这不是消息,而是已成事实。
(来源: 科技日报 责任编辑:黄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