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基层环保干部与秸秆的“恩怨”
原题:一个基层环保干部与秸秆的“恩怨”
新华网武汉10月23日电(记者唐卫彬、李建平、黄艳)蒋茂芳回忆起他小时候在农村,秸秆可以烧饭、喂牛、铺床,甚至可以盖房子,农户的宝贝。可是待他当了环保局长,却与秸秆“干起了仗”。
无用武之地的秸秆,如今变成巨大的负担,露天付之一炬,烽烟四起,荆州——这个江汉平原上的农业大市空气一年曾有近一半的时间深受其扰。作为市环保局长,蒋茂芳与之“斗争”两年,遇到了跟其他基层环保干部一样的困难和纠结。
“不多我一把火”
“秸秆烧得厉害的时候,到处黑烟滚滚。晾在院子的衣服是脏的,床上也都是飘进来的草木灰,一到夏收秋收就是这个样子。要禁烧我当然支持。”蒋茂芳在村里跟农民宣传秸秆禁烧政策时,一位70岁的老农民这样跟他讲。
可老农话锋一转:“大家都烧,又不多我一把火。不烧我怎么办呢?我这么大年纪,把秸秆从地里运出来太难了。”
对这个困难,蒋茂芳也十分认同:“到秸秆收储站一看,就能算得出来,农民送来满满一手扶拖拉机的稻草,卖不到200块钱,顶不上个油钱和人力。更何况现在农村壮年劳动力越来越少,一把火烧掉最省事。”
可作为环保局长,对秸秆露天焚烧带来的环境之苦,他感受同样深刻:从5月到11月,荆州一度烽火四起、烟尘蔽天,高速封路,空气质量常年在湖北省垫底。
“农民做出了牺牲”
从去年秋收开始,荆州开始铁腕治理秸秆禁烧的举措:每户村民都签了不烧秸秆承诺书;超过1万名各级干部和工作人员在田间地头巡查,每天晚上11点后才回家;仅今年以来,280余名各级干部因秸秆禁烧工作不力被问责;出现一个火点乡镇扣5000元,1亩黑斑扣10万元……
重拳出击,效果明显。今年夏秋两季,荆州的秸秆露天焚烧面积不到耕地面积的万分之一,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大幅跃升。但蒋茂芳的感受十分复杂:“从效果看,我们完胜,可是农民做了牺牲。干部的行政成本很大,农民的利益与禁烧的效果如何平衡?行政高压的政策能持续多久?”
“虽然每亩地有10块钱补助,也有收割粉碎的农机补贴,但整体而言给农民增加了额外负担。”蒋茂芳说。
“问责基层干部,我先跟他们道歉”
与此同时,基层干部的压力也很大。“秸秆禁烧工作做不好,干部要问责”的观念已深入人心,有的村民与村干部不和,甚至故意在自己地里点火,再打电话举报。
“夏收中间有‘五一’和端午节,秋收中间有国庆节和中秋节,可是因为秸秆禁烧工作,这些节假日我从来没有休过。日常更是起早贪黑,没有补助,还承受了问责的压力,更何况基层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确实快扛不住了。”一位乡镇干部告诉记者。
这也是全国农业地市的类似困境:秸秆禁烧进行至今,进入胶着状态,进一步需更大投入,退一步又前功尽弃。
蒋茂芳说:“每次约谈干部前,我总是先跟他们道歉。问责了干部,我自己也很自责。可是这项工作能松弛吗?不能!”
蒋茂芳的忧虑不是凭空来的。国庆节过后,稍一松懈,仅松滋县某镇一天就烧掉了200多亩秸秆。最后该镇干部被移送县纪委处理,处理结果是:停职一个月,专门去管秸秆禁烧工作。
对于开拓秸秆的综合利用渠道,荆州市也采取过许多补助办法,粉碎还田、制作蘑菇基料,甚至还配合在城区工业企业禁煤,鼓励用秸秆制成的生物质燃料。
但困难依然很多。要么是消耗量有限,要么是商业推广上存在困难,要付出不小经济代价。
“秸秆露天焚烧治理,不能把所有的困难压到农民和基层干部身上。”蒋茂芳说,“环境保护是意识的培养,农民都为环保做出了贡献。希望能像粮食补助一样,给农民多一些秸秆禁烧补助,这本是他们为改善环境做出奉献后应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