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神龙顶上的冰雪生活:滴水成冰 生米难做熟饭

31.01.2016  11:39
冰雪中的瞭望塔美如仙境  通讯员易伟摄雪路 通讯员易伟摄 - 新浪湖北
来源: n.sinaimg.cn
冰雪中的瞭望塔美如仙境 通讯员易伟摄雪路 通讯员易伟摄

  玉树琼枝,已是很多城里人儿时的记忆了。

  不过在华中第一峰神农顶,一年有7个月以上的冰冻期。这里海拔2905米的瞭望塔,值守的人要过近半年的冰雪生活。

  滴水成冰

  1月28日早上7点,43岁的王大志起床后,像往常一样记录神农顶瞭望哨所的温度——零下18.5℃。

  神农顶是湖北省海拔最高的山峰,有3106.2米。海拔2905米的瞭望塔则是有人烟的最高处,每年11月到次年4月常年积雪。这里,大概是省内最冷的地方了。

  王大志是神农架景区瞭望塔的负责人,兼任哨所所长。瞭望塔观测的范围,覆盖90万亩原始森林。

  每天,他和另外两名同事要定时观测、记录、报告、巡山,还要负责清洁工作。塔里共有9人,旺季时全员上岗,淡季时也要保证每天有3人在此24小时值守。

  早上起床后第一件事是烧水。

  瞭望塔上缺水,水窖里的水冻得像石头。要想用水,只能用铁镐破开冰面,把冰块取出来化成水后再使用。

  化冰并不容易,即便是在瞭望塔这座钢筋水泥的三层楼里也难抵寒意。屋子里的东西表层都是一层白霜,哪怕是吃饭烤火的地方,周围的瓷砖上也是白霜,水桶里的水溅出一滴到地上,很快就会结冰。

  王大志他们想出了一个办法。

  晚上趁还没有特别冷的时候,把冰块取出放到水桶里,再把水桶放到吃饭的电炉子旁边。只要保持电炉一档800瓦的电管开着,旁边桶里的冰块第二天可以化掉一半。

   生米难做熟饭

  去年10月20日,王大志发现路边的软土上冻了。

  这种蓬松的土,一把就可以抓起来,湿度比较重。那天早上,他一脚踩进去,立刻听到一阵细微的嘎吱声,就像踩到粉碎的玻璃堆上,他看到脚下的土里有碎裂的小冰芽。

  含水多的土上冻后,会冒出像豆芽一样的细长薄冰,王大志管这叫冰芽。他意识到,神农架景区开始进入淡季,瞭望塔也开始进入冬季最寒冷的时光。

  随着温度越来越低,喝水吃饭渐渐成了难题。

  在30多公里外海拔1200米的木鱼镇家中,王大志烧开一壶水只要十几分钟。瞭望塔里使用的是电炉,海拔高,气温低,炉子拉上电闸后,上面盘卷的钨丝要过3分钟才会红起来,等一节一节地全部变红要半个小时。而且,夏天只要半小时就能烧开的一壶水,现在需要一个小时。

  每人每天使用一瓶热水已成定例。

  水窖可以存大约8立方水,以前都是用100公斤重的胶桶送水上来,每次运七八桶,省着用能用10天。今年景区添置了运水车,方便了送水,冬天仍然需要储水。去年12月初,水窖成了冰窖后,每天就靠破冰取水,到现在才用去四分之一。

  做饭更麻烦。由于海拔高,普通的电饭煲煮不熟米饭。王大志用的是高压锅,每天把米淘好后,先用高压锅压10分钟,再继续烧得冒气10分钟,然后端下来再放10分钟才能打开减压阀。任何一个程序不到位,就可能得到一锅夹生饭。

  王大志告诉楚天都市报记者,冬季他们干脆只吃两顿饭,早上八九点钟的那顿,主要是把前一天的剩饭剩菜解决掉,下午三四点钟会用五花肉炖点白菜、土豆,就点腐乳和泡菜。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