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陂跨越发展迈向新城市 打造经济、城市、民生升级版
“无陂不成镇”,黄陂区坐拥中部最大国际空港天河机场,亚洲最大铁路编组站武汉北站,7条高速公路互通,12公里长江岸线,国家5A景区的美丽山水生态资源,实现跨越式发展将是黄陂“十三五”面临的最大课题。作为武汉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新城区。
黄陂确立了从新城区向新城市跨越的战略目标。近日,武汉市委主要领导在市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寄语黄陂:抢抓新窗口机遇,黄陂要咬紧牙关、锲而不舍,围绕交通、产业、生态做文章,依托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龙头支撑,未来打造经济、城市、民生三个升级版,实现“十三五”升级大发展。
“十二五”期间的可喜成就
“十二五”是黄陂应对重大挑战、经受重大考验、取得重大成就的五年,也是黄陂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
全区人民开拓创新、砥砺奋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新成就,实现“十二五”胜利收官。
抓质量、提效益,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区域经济综合实力在全省的排名一直保持在十强行列,区(县、市)域经济投资环境竞争力位居全省第4名,连续三年被评为武汉市综合考评立功单位。
填空白、蓄势能,产业培育实现新发展。临空产业园核心示范区31.6平方公里建成。规上工业总产值预计可实现750亿元。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汉口北获批全国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木兰生态旅游区成功创建5A级旅游景区。加快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农业产业化覆盖率达67.5%。
添活力、增后劲,创新改革实现新突破。引进内资和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分别增长40%、27%,有23家世界和中国500强企业入驻黄陂。
打基础、管长远,城市化水平实现新提升。城建攻坚计划总投资达105亿元。新建了机场三期、刘店立交、新客运中心和岱黄、木兰大道升级改造等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重大工程,每平方公里等级公路拥有量位居全省第一,轻轨通达汉口北,通达南部地区的多条轻轨相继建设,立体、环网交通正在重塑城市整体格局。
补短板、惠民生,社会事业实现新进步。大力提升民生福祉,保基本、兜底线、建机制,织密织牢民生保障网,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5.4%、15.3%。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明显提升。
风气正、干劲足,从严治党展现新气象。政治生态和社会风气明显净化,法治黄陂建设取得积极进展,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丰硕,全国道德模范数量居全国区县之首。
舒展“十三五”美丽黄陂画卷
黄陂有一个新的战略机遇期,就是长江新区。长江新区今后的重点可能就在黄陂南部。“十二五”给黄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也是个机遇,全区将趁势而上。
国家、省、武汉市政策多重叠加、全面覆盖黄陂,使黄陂面临加快发展的黄金期、重点战略机遇期:“两型”社会建设将使黄陂的后发优势凸现为先发优势;机场三期、四环线等重点工程建设将使黄陂的区位交通优势更加彰显;精准扶贫战略等机遇叠加;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的相继发力,将成为黄陂经济发展的强劲支撑。黄陂把科学引领新常态作为责任和担当,努力在新常态下有新定位、新状态、新动力、新作为,更有针对性地抓重点、攻难点、补弱点,趋利避害,难中寻机,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
把握好“十三五”的发展理念。结合黄陂实际,把“五大发展”理念全面地、具体地体现到全区“十三五”发展的思路、方向、任务等方方面面。
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紧紧围绕与武汉市同步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实现“一个跨越(推进黄陂由新城区向新城市历史性跨越)、两项领先(发展速度和综合实力在省、市排名领先进位)、五大提升(创新发展能力、人民生活质量、社会文明程度、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治理水平提升)”。
区域发展向新城市跨越,推进黄陂由新城区向新城市的历史性跨越。
规划上,要一张图确立城市的“成长坐标”。 按照独立成市的理念,落实“全域规划、多规协调”的要求,把黄陂全域当做一个新城市来规划,构筑多层次、网络状、生态型的城镇体系,推进城乡一体发展。
基础上,要构筑“三大网络”。大交通网,构建对接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战略大通道。大生态网,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黄陂新城市。大数据网,推动数据资源共享,建设智慧城市。
建设上,要做到“一盘棋”。进一步提升前川地区的枢纽地位,强化南部地区的经济功能,彰显北部地区的生态魅力,让黄陂新城市更宜居更宜业更美好。
产业上,要做强“四大功能区”。打造内陆临空产业引领区、做强生态旅游区、做强商贸物流区、做强全国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区。
文化上,要擦亮“三张名片”。殷商盘龙城文化名片、汉唐的木兰文化名片已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全区将进一步打造二程理学文化名片。不断提升“华中古邑、黄陂新城”的凝聚力和美誉度。
管理上,要做到“四化并进”。推行常态化、网格化、智能化、精细化城市管理,深入推进“城管革命”,打造创新城市、绿色城市、人文城市。
经济发展向转型升级跨越,转型升级是支撑黄陂发展的动力、活力和潜力。
转型升级的发展动力来自“创新、开放、投资”三大关键因素的激活。
培育产业发展新优势,突破发展先进制造业,打造国家休闲旅游示范区,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把黄陂打造为武汉开放型经济的重要承载地。
推进综合改革,增强转型升级的发展活力。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供给和需求在新条件下的对接与平衡。“两量并举”发挥转型升级的发展潜力。优化存量,扩大增量。一手抓招商引资,一手抓产业布局。社会发展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跨越,实施精准扶贫工程、实施城乡居民收入提升工程、实施社会保障工程、实施健康黄陂工程、实施基础教育提升工程、实施社会治理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