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报生涯规划要先行
2015年全国高考的考试部分算是告一段落。接下来,考生和家长们就要进入下一场博弈——填报志愿了。 虽然考试成绩还要等十几天以后才能公布,但考生和家长对怎么选学校,还是有点纠结的,面对全国几百所院校,很多考生和家长都感叹:“原以为分数公布以后志愿会好填一些,但没想到还是挺难。”大部分考试都是抱着等成绩出来再看吧。”
环度生涯规划专家认为,如果填报志愿“临时抱佛脚”,用12年时间来抓分数,用一次填报志愿来选择人生,很有可能会因不了解专业、不喜欢专业,使得孩子在未来遇到更大的问题。
北京市几年前曾做过一个调查,结果表明:42.1%的大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满意;如果可以重新选择,65.5%的大学生表示将选择别的专业。环度生涯规划专家说,在填报志愿进行生涯规划的时候,考生首先要做的就是清楚地了解自己,要对自我进行全面的分析。包括能力、兴趣、性格、气质、价值观等。以确定自己都具备哪些能力,什么样的专业比较适合自己。填报志愿“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已经成为不少专家的共识。然而,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必须从了解自己开始。而认识自己并不是个容易的过程。
笔者在这里要告诉大家一个科学认识和了解自己的方法。这就是曾经连续两次纳入教育部“九五规划”、“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并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脑AT整体潜能测评技术。
相较于普通测评工具,脑AT技术通过人格、兴趣、潜能三个版块为个体提供全面科学检测,而其中十四项潜能“工作记忆能力、信息加工能力、表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思维转换能力、自然认知能力、空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音乐能力、数学能力、语言能力、美术能力”的检测更能够帮助个体客观了解自己的潜在能力,发现更多“中国大脑”,再根据人格、兴趣组合成最佳优势结构,帮助个体发挥出最大最强的能量。
在这里环度生涯规划专家建议家长和考试,高考结束后,在等分的过程中不要抱着等成绩出来看的想法进行志愿填报,建议考生和家长首先要利用这时间正确认识自己,确定核心目标;其次要准确了解自己的兴趣、人格、潜能的优势结构;此外,还要加强“逆商”,即人们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能力的培养,做到勇敢、坚持、勤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