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昌马银桥:打了5个钩 摘掉贫困帽

22.05.2016  22:53

  精准扶贫,重在找准穷根,因贫施策。

  5月19日,记者在国家级贫困县孝昌采访,发现了一本特殊的扶贫“菜单”。

  “菜单”由A4纸正反打印,第一页是个进度登记表,除了要填写姓名、年龄等基本信息,还有一项可以选填的“精准扶贫模式”,足足有二十多个“菜品”供选择打钩。

  “我选了五个!”孝昌丰山镇二公村五组村民马银桥告诉记者,驻村扶贫工作队根据其情况,一口气帮他选择了五个“扶贫模式”,打了五个钩。

  五个钩,分别是:生活保障模式、医疗保障模式、住房保障模式、金融贷款扶贫模式、旅游产业扶贫模式。

图说:马银桥的脱贫进度表,打了五个钩。

  马银桥今年57岁,家有80多岁的老母,中风智障的哥哥,女儿刚刚成年,一家四口人相依为命。过去,马银桥在外做建筑散工养家糊口,老母亲独自在家照顾患病的哥哥。

  随着母亲年事已高,他只得回家务农,而家里一亩多地早已荒芜,自家房屋也成破漏危房,家人都寄居在亲戚家。

  贫穷,如一座山压在这家人头上。

  去年,他在“扶贫菜单”打钩之后,头上的大山终于一点点被移走。

  生活保障模式,将其低保标准较往年提高了2000元。

  住房保障模式,老马的新房快建好,待验收后,一次性补助7500元。

  医疗保障模式,一系列优惠政策,大大降低了看病费用。

  这三个“家常菜”,帮助马银桥解决了后顾之忧。

图说:马银桥的新房快要建好,可以获得补助7500元

  而最让他高兴的是,“金融贷款扶贫模式”和“旅游产业扶贫模式”,两个“大菜”为他带来了稳定收入。

  近几年,丰山镇邀请在外打拼的企业家回乡投资,在旅游产业上大展拳脚,并与精准扶贫政策相结合。

  所谓“金融贷款扶贫模式”,由政府担保,计划为马银桥办理贴息贷款8万元,入股当地一家旅游企业,每年坐在家里拿3000元左右的分红。

  马银桥本人则到旅游景区打工,100元一天,每月有2000元左右的收入。

  点五个“”,摘掉贫困帽!老马感慨地说,“在家门口赚钱养家,以前想都不敢想。

  “本地贫困户一般选三到五个模式,老马的情况比较典型。”丰山镇副书记祝心敏说。

  这本厚厚的“扶贫菜单”其实是祝心敏的工作手册,第一页大名叫做“贫困户精准脱贫进度表”,提供20多个扶贫大餐,供老乡“点单”。

  其它页数叫做“精准施策统计表”,丰山镇六个贫困村,2005户的贫困原因、“点菜”情况,在统计表上勾选得清清楚楚。

图说:精准施策统计表,每一户村民的情况都记录在上

  “有了这两个表,再做扶贫工作,心里有底。”祝心敏说。

  把千头万绪的扶贫工作,简化成老乡“点菜”的模式,是孝昌清单式扶贫体系的一个缩影。

  “老百姓要点菜,政府就得把菜备好!”孝昌县委副书记夏齐勇指出,为了让贫困群众吃上不同的“小灶”,孝昌把扶贫政策细化为二十个扶贫模式,简称“二十法”。

  “光有模式还不够,操作上还得简便易行,形成标准化流程。”夏齐勇说,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正是“二十法”的精髓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