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大桥桥头堡设计师逝世 曾受梁思成赞赏

05.09.2014  13:05
唐寰澄年轻时的照片 记者彭年 翻拍

  昨日(9月4日)凌晨3时50分,著名桥梁专家、武汉长江大桥桥头堡设计者唐寰澄因病在武汉市第四医院逝世,享年88岁。

  唐寰澄1926年出生于上海,后毕业于上海国立交通大学,一生与桥结缘,退休前任中铁大桥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2008年,获“茅以升科学技术奖”最高奖——桥梁大奖。

  2006年,唐寰澄患脑栓塞并中风,半身瘫痪,身体每况愈下,但他依然关心国内桥梁建设,坚持参与重要桥梁设计方案的研讨。他曾经说:“只要我有一口气,就还想参与桥梁建设。”唐寰澄老伴江国梅昨日告诉记者,唐寰澄曾表示,死后骨灰撒进长江,一是不想占用国家土地,二是他对长江、长江大桥有很深的感情。

  1954年夏天,唐寰澄28岁,在武汉长江大桥总体设计组工作,参与大桥桥头堡设计方案角逐,他的方案被评为三等奖。1955年初,周恩来总理从所有设计方案中选中他的方案,评价该方案:实用、经济、美观。

  唐寰澄的桥头堡设计借鉴了清代黄鹤楼“攒尖顶亭式”的建筑风格,表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朴素之美。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在清华大学对其学生说:“这次方案,建筑界败于年轻的结构工程师之手,在建筑思想上值得进行检讨。

  1978年,83岁的中国桥梁先驱茅以升因年事已高,提名唐寰澄任《中国古桥技术史》副主编,总撰全书。该书于1982年完成。1983年,唐寰澄再受茅以升之托,续写桥梁建筑专家罗英未完成的《中国石拱桥研究》,该书于1993年出版。

  唐寰澄还设计了武汉中铁大桥局办公大楼、桂林雉山公路桥等,参加过重庆、枝城、九江等地长江大桥及济南黄河大桥的施工技术指导工作。人民大会堂的设计,就借鉴了武汉的大桥局办公大楼。

  唐寰澄是新中国最早关注桥梁美学的人。他将桥梁美学上升到哲学高度,提出桥梁美学法则,提倡桥梁的和谐美,讲究比例、时尚、对称、韵律。

  59年前,唐寰澄设计了长江大桥桥头堡,至今,这个设计仍是他最知名的代表作,也成为中国桥梁建筑史、美学史上的经典。昨日,记者采访了多位桥梁专家,他们说,唐寰澄很好地将中国传统与现代建筑相结合,他的设计经得起历史考验。

  中铁大桥局高级技术顾问、教授级高工周璞:唐寰澄在桥梁设计方面的成就,主要体现在武汉长江大桥桥头堡的设计上。

  他的设计方案显示了中华文明的辉煌,具有传统文化特征,简朴、庄重,舍弃繁复的装饰,非常美观。唐寰澄桥头堡方案适应当时时代,既美观又经济、实用,经得起历史的考验。现在来看,他设计的桥头堡依然是一个经典。

  中铁大桥局高级技术顾问、原局副总工程师赵煜澄:他兴趣广泛,对中国古桥、古建筑,甚至古画研究颇深,这为他的设计带来丰富的知识储备。

  1954年,唐寰澄曾对《清明上河图》中的“贯木拱虹桥”进行研究,经过计算、论证,证明了这座桥是真实、可行的。他也是最早对《清明上河图》中桥梁进行研究的人。

  中铁大桥局技术部部长皮汉萍:唐寰澄的武汉长江大桥桥头堡设计反衬出当下桥梁设计的一个问题——丢失传统。当代中国桥梁设计过于注重功能性,美学考虑普遍不足,尤其是在突出桥梁民族特色,展现桥梁自身美的方面还很弱,唐老给了当下桥梁设计界很大的启示。

  永远铭记了不起的唐寰澄

  昨日,在唐寰澄先生位于汉阳大桥局宿舍的家,他的老伴江国梅说:“他是一个事业心很重的人,一辈子都在惦记那些桥。

  中风后仍心系研究

  “我的书还没写完,怎么办啊

  江国梅告诉记者,唐寰澄中风初期,一直惦记着自己当时未完成的桥梁著作《世界长大桥》。“他逢人就念叨:‘我的书还没写完,怎么办啊?’

  “直到生命最后一段时间,父亲依然致力于桥梁史的研究。”唐寰澄长子唐浩告诉记者,2012年,父亲身体很不好,仍接受北方交通大学邀请,父子俩共同参与《中国桥梁技术史》古代卷(二卷)的编著工作。

  唐浩说,该书计划于明年底出版,文字过百万,图片1560幅,涉及中国古桥850座。“这套书将弥补茅以升、梁思成、罗英老先生的遗愿,让中国桥梁技术史完整起来。

  临终遗愿:

  看到中国跨海峡大桥建成

  “父亲生前有个愿望一直没有实现——看到中国海峡跨海大桥建成。”唐浩告诉记者,从1994年至2002年,唐寰澄深感跨海峡工程的必要性,向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递交书面报告,并在广州潜心研究跨海工程8年,完成琼州海峡跨海大桥前期可行性报告。因多方面原因,工程至今未能开建。

  除此之外,唐寰澄还参加了5次“台湾海峡跨海工程研讨会”,做专题报告,提出建议:在台湾海峡修建两条通道,连通两岸。他的提议至今是海峡两岸桥梁界研究的焦点。

  唐寰澄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从我曾为琼州海峡跨海工程尽力至今,自知限于年龄和经历,不可能始终其事。”“若或已自归尽,逍遥自在,驾彩云观蛟龙以越沧海,去欣赏这造福人间壮观的图景吧。

  热爱文学

  业余撰文六七十万字

  在唐家,唐老的诗词书法作品随处可见。他的大书柜里,密密麻麻全是书,《资治通鉴》、《二十四史》等历史书籍占了多数。

  唐浩展示了一本未正式出版的《唐寰澄文集》,收录了唐寰澄几十年所写的诗词。2006年,唐寰澄中风之前,写下最后一首诗《望远行》:“万里殊方,千般经历,锦绣前程细写。须信天佑自强,地载厚德,垂老再归林榆。

  唐浩告诉记者,唐寰澄从中学时代起就酷爱写作。至今,他留下各类文稿(除已发表外)六七十万字。“这些文章很有文采,特别是杂文,父亲喜欢引经据典,历史文化色彩厚重”。

  “他不抽烟,不喝酒,没别的爱好,就是写东西。”江国梅说,他看完一部电视剧、外出考察一趟,或是考证到一件有趣的事,他都会写下诗词,并用毛笔书写下来。

  快评 留下设计师的个人印记

  评论员 李杏

  在人们印象中,武汉长江大桥是由前苏联专家所设计,但大多数人却未必清楚桥头堡的设计者是我国的桥梁设计专家唐寰澄先生。唐先生的辞世,让我们再次聚焦这座象征武汉的建筑,思考建筑与人的关系。

  作为江城当之无愧的地理坐标,武汉长江大桥的壮丽身姿烙印了几代人的城市记忆。半个多世纪以来,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困难条件下的曲折诞生,到今日“百年大桥”的赞誉,武汉长江大桥的建设过程本身就见证了一座城乃至国家历史的变迁,当年的民族自豪感依然激励着今天的人们。

  唐寰澄先生的名字或许没有像他所设计的桥头堡一样为人们所熟知,但是,一位城市地标建筑的设计者,除了在业内享有盛誉之外,其影响事实上已经远远超越了专业领域的范畴。每一个与武汉有渊源的人,在得知了唐先生是桥头堡设计者的时候,无不感慨良多。某种意义上,地标建筑的设计者,对一座城市乃至一个时代都有着不同凡响的特殊意义。

  建筑是有生命的,尤其是那些成为地标的建筑物,它们在生活中扮演着人生轨迹的“标记”,与人产生情感体验上的关联与记忆,化作某种意义上的永恒;建筑身上也有设计师灵感与创造的印记,个体的灵感与艺术追求难以磨灭,荣誉无法被一个集体机构的名字所覆盖。

  地标建筑的设计者们,完全有理由与这些建筑一道被人们所关注与记忆,成为城市印象的一部分,栩栩如生,有血有肉。

  市民热议>>>

  武汉理工大学学生何倩颖:武汉长江大桥是外地人来武汉一定要看的景点。很多人在长江大桥留影,桥头堡一定是照片中最大的亮点。如果不是你们告诉我,我实在不知道桥头堡是唐寰澄先生设计的,这真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情。我们的城市要永远铭记唐寰澄,传扬他的贡献。

  市民严女士:长江大桥是所有武汉人的骄傲,从建成到现在已经50多年了,依然那么宏伟庄重。我一直以为大桥是苏联人建的,还不知道桥头堡的设计者就工作、生活在武汉,以后向别人介绍大桥的时候,一定要特别提到唐先生。

  湖北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王铭:小时候看到桥头堡觉得非常漂亮,学习了设计后,才真正感受到设计者唐寰澄的用心。他将东西方视觉元素融合在一起,使桥头堡既体现了民族风格,又具备了现代美感,是不可多得的设计佳作。 (编辑:丁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