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长江经济带要构建多层次一体化综合交通网络

28.05.2014  21:33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经济带是国家层面推进落实国家“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的重要战略举措。但以往就“交通”论“交通”,就“产业”论“产业”,就“空间结构”论“空间结构”的传统城镇化发展模式,无论从构建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自身发展的诉求,还是从推进长江经济带的实施路径来看,都已经难以为继。困境的破解需要追溯城镇化的本源,可以说“产业是城镇化的源泉,没有产业即没有城镇化”。

      应该基于全球化的国际视野剖析产业链条全球组织、空间集聚等基本市场经济规律,去客观审视长江经济带城镇体系、产业体系的优、劣势及现实问题。以武汉为中心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具有长江水道、国家级公路及铁路通道的区位优势和广大腹地,应积极发展先进制造业、装备服务业、港口加工业等,承接东部沿海钢铁、汽车制造等产业转移;以重庆为中心的长江上游地区应努力建设成为内陆出口商品加工基地、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长江上游科研成果产业化基地,支持西部大开发的国家战略实施。

      完善国家级通道体系,支撑长江经济带与国家综合运输大通道互联互通。应对全球化和国际产业分工新形势,基于国家“空海双港”国际航运体系战略,完善长江经济带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等国家对外开放格局的交通和物流大通道,逐步形成连接东亚、西亚、南亚的交通运输网络,加快武汉等内陆中心城市国际客货运航线发展,积极支持国家参与全球合作与竞争。在国家“五横五纵”综合运输通道基础上,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主轴,以综合交通运输大通道为支撑,在保证长江干线航道畅通高效的同时,进一步完善沿江高速铁路和国家高速公路,加强与京广、京九等纵向通道的衔接,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构建城际快速通道网络。以长江中游中心城市武汉市为例,城际/市郊铁路等区域快速轨道交通是缩短城际距离效率的最高效运输方式,服务“1+8”城市圈,适度超前建设市郊铁路以引导“1+6”市域组团发展,支撑武汉作为中心城市对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带动引导作用,并促进区域的合作与分工,城市群中大中小城市“同城化”。

      建立长江经济带机场、港口集疏运通道体系,支撑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及空间结构调整。首先应完善长江沿江重大港口的集疏运通道体系,既形成与国家大通道的顺畅联系,同时避免对区域城市的生产生活带来干扰;其次应结合武汉等中心城市机场扩建的契机,构建辐射范围广、与区域通道有机衔接、内部功能清晰、结构合理的机场及临空经济区集疏运体系。

      打造多式联运的现代货运体系,促进区域物流运输高效流通。对于湖北省而言,应结合湖北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提升自身产业优势的产业发展契机,着力打造公铁、水铁、水水等多式联运体系,提升货物周转运输效率,支撑区域产业升级及经济社会发展。

      (作者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城市中心综合交通规划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