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屈原故里的龙舟传人

29.05.2014  23:51

  中新社湖北秭归5月29日电 题:屈原故里的龙舟传人

  作者 董晓斌

  从小跟随父辈划龙舟、成年后自己组织划手划龙舟、成立龙舟协会每年端午赛龙舟、自制微型木质龙舟……58岁的湖北秭归县龙舟传人郑祥龙,用数十年的热情和坚持,传承着屈原故里的端午传统习俗。

  千百年来,秭归人民为了纪念屈原,每年都会举办龙舟竞赛等活动。今年端午活动,郑祥龙“身兼两职”:向中外游客展示140余条微型龙舟、以总教练身份带领4支龙舟队参加比赛。

  “我一天看不到龙舟,心里就难受。”29日,郑祥龙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郑祥龙出生于秭归县归州镇的龙舟世家,祖辈都是以驾木帆船从事川江货运为生,他和弟弟从小跟随父亲学会了驾船、划龙舟。

  “1992年,我和龙舟队从归州出发,划着龙舟穿过了三峡西陵峡。2004年,我通过中国国家体育总局举办的首届龙舟教练考试,成为了首批国家级龙舟教练。

  在龙舟领域逐渐有了些名气的郑祥龙,发起成立了归州镇龙舟协会。他亲自担任会长,组队到甘肃、陕西、贵州、江苏、香港、澳门等地,一边参加比赛,一边宣传秭归龙舟。

  赛龙舟每年只有一次,365天的等待对痴迷龙舟的郑祥龙来说太难受。加之现如今玻璃钢制的标准龙舟,取代了传统龙舟,郑祥龙造舟的手艺也没有了用武之地。2007年,为了安抚心中的龙舟情结,郑祥龙迷上了制作微型仿古龙舟。

  2013年,中国国家体育总局在广东省举办中国龙舟模型展览赛,主办方邀请郑祥龙去参展。未抱任何获奖希望的郑祥龙,凭着亲手打造的纯手工木质龙舟,从22条参展龙舟中脱颖而出,获得了展览赛一等奖。

  随后,他的微型木质龙舟被中国国家体育总局评为“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推广项目”,并被亚洲龙舟联合会总部龙舟博物馆永久收藏。

  记者在郑祥龙家中看到,他制作的微型龙舟长1.5米,宽11厘米,高5厘米,浑身布满“龙鳞”,惟妙惟肖,十分惹人喜爱。

  制作时,郑祥龙要先选一块上好的香杉原木,进行完分割、打磨、油漆、绘画等十几道工序后,接上龙头和龙尾,就制成一条微型龙舟。“这些木工技艺,是我20岁时做木工时积累的。”他说。

  如今,最让郑祥龙感到高兴的,是儿子郑大继承了郑家的传统,对龙舟也有着浓厚的兴趣,“儿子打鼓、拖艄、划桨全能,还是小有名气的‘土教练’,造龙舟的技术也已基本掌握。

  郑祥龙说,他后半辈子就想做好三件事,“一是培养更多优秀划手,把秭归龙舟划向世界;二是做出更多更好的龙舟模型,弘扬屈原精神;三是把手工技术传下去,传承端午龙舟文化。”(完)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