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通城药姑山被认定为瑶族先民早期千家峒
中新社武汉10月19日电 (记者 曹旭峰)记者19日在湖北通城县结束的“中国通城瑶族千家峒问题座谈会”上获悉,湖北通城县大坪乡药姑山一带,经专家确认为瑶族先民的早期千家峒。
千家峒是海内外几百万瑶族的圣地,也是瑶族的发祥地,地处湖南与广西交界的都庞岭。史料记载,早在唐代,杜甫诗中已有洞庭湖畔“莫瑶”的诗句,通城距离洞庭湖仅100公里。北宋《岳阳风土记》记载,龙窖山(今通城药姑山)居住着“山徭人”,说明早在唐宋时期,通城已经生活着瑶族。清·乾隆《通城县志》载:“元代前,通城为汉瑶杂居地,后因战乱,瑶民渐入湖南。” 武汉大学人类学研究所副所长、广西瑶族研究会常务理事宫哲兵教授是研究千家峒问题权威专家之一,他认为,通城大坪乡有内冲瑶族村,乡民保持对盘王的信仰,不吃狗肉,敬神祭台上有狗图腾的雕塑。乡民保持有瑶族12姓的姓氏,并流传着《十二姓瑶人游天下》歌谣,内容为“瑶人出世武昌府,满目春色四处游,龙头山上耕种好,老少乐业世无忧。”经考证,通城古代属武昌府管辖,歌词中的龙头山就是龙窖山,“头”是汉人学者据瑶胞口头传唱记录时的误笔,因为“窖”的瑶音与“头”的汉音极其接近。 美国历史学博士、江汉大学吴遇教授则认为,龙窖山分跨鄂湘两省,在湖南的部分是龙源乡,是瑶族的发源地之一。龙窖山在湖北部分是大坪乡,其姓氏与龙源乡一致,其家族与龙源乡一脉相承,语言相同,传说一样,山上的石文化建筑也完全一致。同时,通城大坪乡发现有关瑶族漂洋过海的传说,至今乡民们穿瑶族的服装,跳瑶族拍打舞。
湖北省文化遗产研究会会长周冶陶表示,大坪乡内冲村药姑山附近发现有石屋,山腰有石村,山冲有石寨,山涧有石桥、石墓葬、石神庙、石祭祀台等大量瑶族先民生活遗迹,许多史料及考古发现证明,湖北通城与都庞岭一样,都是瑶族发源地,龙窖山(药姑山)是瑶族早期千家峒。(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