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新常态 把握新常态 引领新常态
点赞报告接地气暖人心出实招
两个小时的报告,传递改革创新铿锵足音。一次次掌声,饱含代表委员热情点赞。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在湖北代表团代表中引发强烈反响,大家认为报告透实底、出实招,接地气、暖人心,触发共鸣、催人奋进。
报告提出,“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效能。”民进湖北省委员会秘书长周建元代表说:“以敬民之心,表明政府心中装着人民;行简政之道,政府就得依法行政,提高服务质量,让公众得到方便快捷的服务。这显示了政府将简政放权进行到底的决心。”她认为,湖北在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简政放权要求方面力度很大,行政审批事项是全国最少的省份之一,体现了作为和担当。
报告提出,“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省地税局局长杨天然代表认为,这是吹向企业的一股春风。作为税务部门,应该按照中央和省里的要求,认真研究细化和落实,“要让市场主体感受到春风在吹拂他们,雨露在哺育他们。”他表示,税务部门还要优化服务、创新体制机制,以减轻企业负担,降低企业成本。
报告提出,“坚决整肃庸政懒政怠政行为,决不允许占着位子不干事。”孝感市市长滕刚代表表示,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各级政府把各项促增长惠民生的政策落实到行动上,落实到实干上,坚决反对不作为。湖北大力倡导“两为干部”,整治为官不为,与中央保持了高度一致。他表示,地方政府要把干部承担的岗位职责细化、量化,用“实干”将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思路、精神、政策落实到位。
报告提出,“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商用车总装配厂首席工种师王涛代表表示,自己9次参加全国人大会议,这是首次听到这样提法。“很振奋,很符合我们当前产业现状、企业现状,尤其是制造业中技术工人的断档问题,显示出国家对高技术人才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他认为,作为企业,下一步要在培养高精尖人才上下更大的功夫,在企业中形成学技术、练技术的良好风气,只有工匠类的人才多了,才能生产出一流的产品。
报告提出,“发展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容纳更多的农民工就近就业创业,让他们挣钱顾家两不误。”“挣钱顾家两不误”这句话,让湖北信义兄弟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孙东林代表感到很温暖、很温馨。他说,短短的一句话,含义很丰富,“各级政府要想方设法确保农民工稳定的务工收入,关心农民工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设身处地为农民工及其家庭着想,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报告提出,“各级政府要坚持过紧日子,把每一笔钱都花在明处、用在实处。”仙桃市委书记冯云乔代表认为,这句话掷地有声,进一步强调了对各级财政资金使用的严格要求。“用在明处”就是资金要在阳光下运行,公平公开公正,“用在实处”就是要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用于解决民生困难,补齐民生短板,用在刀刃上,用在关键处,用在急难处,用在群众最盼望处,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近几年,湖北在财政资金支出安排方面充分体现了这些要求,体现了保发展保民生保稳定,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有好
报告中说,过去一年,我国发展面临多重困难和严峻挑战。全国各族人民以坚定的信心和非凡的勇气,攻坚克难,开拓进取,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有好,完成了全年主要目标任务,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重大成就。对政府工作“答卷”,来自湖北的代表作何评价?审议中,与会代表纷纷表示,报告内容实在,鼓舞人心,为湖北加快“建成支点、走在前列”指明了方向。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革中央主席万鄂湘说,报告充满治国良策,务实进取。过去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共中央、国务院保持战略定力,创新定向调控,转变政府职能,淘汰落后产能,实现了“十二五”圆满收官,成绩来之不易。报告直面难题,强调作为,鼓舞士气,讲实话,交实底,不回避困难,以积极的态度,从落实新的发展理念、推动供给侧改革、促进消费升级、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就做好今年政府工作和“十三五”时期发展提出具体可行的措施。报告充满民本情怀,以民生为中心思想,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更多的人民,是一份接地气、得民心的好报告。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代表团团长李鸿忠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我国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结构调整取得标志性进展,基础设施水平全面跃升,科技创新实现重大突破,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文化软实力、国际影响力又上了一个大台阶。他表示,报告充分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提出将出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新十年规划,令人耳目一新,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十二五”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所以能不断开创新局面,改革发展各项事业取得辉煌成就,根本原因在于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道路正确性。对此坚信不疑、满怀信心。
省长王国生代表说,报告充分体现了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凸显了五大发展理念,是做好地方政府工作的行动指南,完全赞成这个报告。我们要对照报告要求,结合湖北实际,深入查找思想上的差距,补齐思路上的短板,克服作风上的缺陷,推进报告精神在湖北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把新理念新思路新作风转化为引领湖北“十三五”发展的新动力。
以新发展理念共绘“十三五”蓝图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代表们表示,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根本在于以新理念引领发展、推动变革,努力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尽管困难不少,但时和势都在我们这边。因势而谋,激发各方活力;应势而动,增添不竭动力;顺势而为,释放巨大潜力,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李鸿忠说,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很有难度,很有信心。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任何时候都不动摇;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落实;以全面从严治党的力度,为实现“十三五”目标提供根本保证。
“‘十二五’期间,全国和湖北变化很大,最显著的转变是观念的转变,最深刻的变化是理念的变化。”王国生说,“十三五”时期,要实现预期目标,在重新洗牌中占得先机,关键的还是要将五大发展理念落到实处。一要查找思想上的差距,增强抓落实的自觉性。二要补齐思路上的短板,增强抓落实的精准性。三要克服作风上的缺陷,增强抓落实的针对性。
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王晓东代表提出,要用好“五大发展理念”指挥棒,找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衣领子”,抓住创新驱动的“牛鼻子”,担当破解发展难题的主攻手,确保“十三五”开好局、起好步。他说,报告体现了为民情怀、发展定力、创新精神和严实作风。“十二五”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新思想引领新常态、以新理念指导新实践、以新战略谋求新发展,开创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中华大地发生了令人欣喜的巨大变化,我们由衷为“十二五”的辉煌成就点赞。他说,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开局关系全局,做好今年的工作,困难不可低估,信心不可动摇,工作不可松劲。
省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李春明代表说,做好“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必须大力推进结构性改革,尤其是要突出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他认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质,旨在生产或提供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中高端的、品质优良的、性价比好的产品和服务。而实现这一目标和要求,关键在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他表示,经过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资源禀赋进入加速递减期,必须从实际出发,顺应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在继续增加生产要素投入的同时,更多地依靠技术进步、专业化技能、规模效应、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等非生产要素投入。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真正实现经济转型、结构优化、动力转换、发展方式转变。“可以说,牢牢抓住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这一重点难点问题,也就牵住了经济转型升级增效的‘牛鼻子’。”
让一切创新源泉充分涌流
中国经济正处“换挡”关键期,保持中高速增长,出路在于转变发展方式,实施创新驱动。报告提出,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充分释放全社会创业创新潜能。湖北代表团代表围绕“创新”话题,纷纷建言献策。
“我特别注意到,政府工作报告中有61处提及创新,这既肯定了我国科技创新实现的重大突破,也将‘强化创新引领作用,为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放在突出重要位置。”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洪宇代表说,“科技创新需要法律激励,科技成果需要法律保护,国家的科技地位需要法律来捍卫,科技成果的应用需要法律来规范,必须用法治来引领和保障创新发展。”他举例,2014年,湖北出台了《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将“科技十条”、“黄金十条”等支持科技成果转化的重大措施用地方立法的形式作出规定,为示范区改革创新、先行先试提供了法律支撑。创新立法重点要放在完善激励创新的产权制度、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上,在法律规章制度框架内,遵循法定程序和步骤解决产学研用各主体要素的纠纷,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
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太多科研成果躺在实验室里“睡大觉”,是一个令人揪心而又尴尬的现状。报告提出:实施支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政策措施,完善股权期权税收优惠政策和分红奖励办法,鼓励科研人员创业创新。副省长、省科协主席郭生练代表认为,要想让科技成果转化真正落地,还需要一系列政策的配套。“修订后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已于去年10月1日实施,国务院日前已经印发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各部委要尽快出台实施细则。”他建议,“报告提出要强化创新引领作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2020年迈进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行列。湖北作为科技和人才大省,理应在创新驱动发展中作出贡献。”要恳请尽快批复湖北为创新型试点省份,支持咸宁、黄冈高新区升格为国家级高新区。
“都说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但企业能拿到的科研经费微乎其微。”谈到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童国华代表感触良多。他说,目前我国科研体制和创新机制存在不合理现象,主要表现在经费拨款不合理、评价体系不合理以及创新动力不足。建议实施研究开发的分类管理和考核评价,将创新重点放在提升经济活力上,不断深化科研体制改革;积极转变创新、创业模式,发挥“众研”效应,助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新创造的关键在人,但多年来僵化滞后的体制一直是科技创新的绊脚石,严重束缚了科研人员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因为评价体系注重的是论文,注重的是获奖,我们学校一个副教授,就在这方面遇到了阻碍。”李晓红代表在发言中列举了身边的例子。他建议,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专门增加“改革科技成果评价体系”内容,从根本上改变以论文和科技奖励为主要考评指标的评价体系,以激发科技创新“源动力”。科技创新须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创新要素只有在市场上流动起来,才能实现价值。”芮跃华代表建议,要通过顶层设计,让金融之水加速流动,更好地为“双创”提供金融支撑,更好地浇灌“三农”、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之树。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发市场活力
报告提出,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直是湖北团代表关注的热点。
2015年,劲牌公司销售额达84.99亿元,同比增长12%。在白酒行业近年来普遍不太景气的情况下,这一业绩是如何做到的?劲牌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少勋代表给出的回答是,“供给侧改革虽然‘着力点’在供给端,但‘着眼点’应该在需求端,我们瞄准了消费者‘喝出健康’‘喝出品质’的需求升级,创新产品研发。”他介绍,针对消费升级的“大势”,公司花大力气开展产学研联合攻关,创新研发出系列个性产品。仅2014年,劲牌新产品开发超过20项。为促进产品创新,劲牌公司成立了业内顶尖的技术中心。
我国粮食产量十二连增,这是了不起的成就,同时也出现了农产品卖难及质量安全问题。作为涉农企业,如何“对位”消费需求的新变化,使供给更“有效”?“春节期间,我家就有亲戚飞到日本抢购奶粉。”湖北国宝桥米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健代表说,人们之所以赴海外购买奶粉、牛奶,在网上“海淘”大米、蔬果,是因为国内农产品低端化、同质化严重,尤其是质量安全存在漏洞。“当前,人们的消费需求已从‘吃得饱’转向‘吃得好、吃得放心’,消费端升级,供给端却没跟上。”民以食为天,农产品食品安全是“天大的事”。秉持这一理念,国宝桥米公司首创了“稻谷不落地”流程,以保证质量和卫生。
“不是没产品,是没好产品、新产品!”谈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张德华代表感叹,同样是苹果和橙子,为什么潘苹果、褚橙那么好卖?从国情出发,不妨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楚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