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正前方】树起信息安全教育标杆
通讯员:杜瑞颖
武汉大学作为信息安全专业教育的先驱,在计算机学院张焕国教授等专家学者的提议与推动下,早在2001年就开始了全国首个信息安全专业的建设工作,从而开创了国内信息安全专业建设的先河。
经过多年探索,凭借着培养方案制定的“六步工作法”和以“竞赛为牵引、基地为平台”的信息安全人才培养实践体系等成果,该团队荣获第七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在10多年的办学过程中,团队不断探索,厘清了信息安全学科的知识结构和学科特点,制定出全国第一个信息安全本科专业课程的教学计划、课程大纲和课程体系,总结出一套科学有效制定专业培养方案的方法。
国内60余所兄弟院校先后前来参观、调研和学习,50多所高校借鉴了我校信息安全专业的培养方案。
信息安全学科实践性很强,团队从社会需求入手,首先树立起了要致力于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大环境的优秀人才的目标。他们总结出了从社会需求出发来培养人才的“六步工作法”:在制定培养方案之前,首先进行社会调查,综合用人单位专家学者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意见;对调查内容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结合学校特色分别制定知识单元和知识点,以及实践能力单元和能力点;制定覆盖点阵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根据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制定专业培养方案;撰写大纲,规划专业教材。
除此之外,团队还创建了信息安全人才培养的实践体系,探索出了以“竞赛为牵引、基地为平台”的培养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方法:充分发挥专业竞赛对人才培养的推动作用;依托空天信息安全与可信计算教育部重点实验室(B类)创新平台,加强学生业余科研指导;探索长效机制,提升实践教学水平。
针对学生对竞赛的多样化需求,该团队大胆对“信息安全综合实验”必修课程进行改革,使课程达到信息安全竞赛的规格要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全过程经历一次“信息安全竞赛”。
多年耕耘之后,收获了丰硕的果实。截至2014年底,该专业已为国家培养了800多名毕业生。2014年,2004级本科毕业生潘宣辰、乔伟校友主持研制的AVL移动反病毒引擎,获得了国际顶级安全软件权威认证机构AV-TEST颁发的“移动设备最佳保护”奖项,这是我国首次获得全球网络安全技术领域的国际大奖。
从对2010年毕业生追踪调查的信息中得知,该专业毕业生创新能力强,具有相当的管理意识、创业精神和提升空间。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其中许多毕业生现已成为所在单位的技术骨干,有些已经走上领导管理岗位。
此外,团队受邀到兄弟院校做办学指导,承担全国信息安全骨干教师的培训工作;举办中国信息安全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研讨会,全国网络与信息安全防护峰会;构建了全国性的“政、产、学、研、用”交流合作平台……
为中国信息安全教育事业奉献力量,为高校和社会各方资源之间搭建沟通桥梁,信息安全专业教育团队一直在努力。
(实习生杨琳、王寒升对本文亦有贡献)
(编辑:付晓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