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城人大专题调研助力林业生态建设

25.12.2014  13:05
      为进一步推进全县创建省级林业生态示范县工作,实施“绿满谷城”行动,提升谷城生态文明水平。近日,谷城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开明带领县人大农工委和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深入到有关单位和乡镇,对全县创建全省林业生态示范县工作进行专题调研督办。

调研组通过听取汇报、实地查看,对全县林业生态示范县建设情况有了全面了解。去年11月以来,县委、县政府把创建全省林业生态示范县作为绿满谷城建设的重要抓手和着力点,突出骨干道路绿化和绿色示范村建设两大重点,大力开展绿化美化,取得了明显效果。据统计,去冬今春,全县骨干道路绿化、绿色示范村建设已累计投入3000余万元,栽植大小苗木266、5万株,其中:绿色示范村建设36个,新植各类苗木125.1万株;316国道、303省道等骨干道路绿化新植、补植31条、307公里,新植各类苗木141.4万株。通过复合绿化、色块绿化、多排绿化的融合,大手笔打造“景观长廊”。同时,完成林业重点工程和社会造林4.2万亩,城镇绿化新增绿地面积50余万平方米。城乡绿化形象大大改观,生态示范县建设和绿满谷城行动得到快速推进,顺利通过省林业厅考核组中期考核评估。

调研组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部分基层干部重视程度不高;庭院绿化率不均衡;树种结构不尽合理;部门联动不够。引进民间资本投入不够;苗木栽植管理不到位。

为确保全县林业生态示范县建设持续、健康推进,调研组提出以下意见建议:

一是提高群众参与力度。通过多种形式的广泛宣传,争取广大群众对林业生态示范县建设的大力支持,在全县营造“干群一条心、上下一个劲”整体联动的创建氛围。

二是及时搞好查漏补缺。各乡镇对照绿色示范村建设标准进行自查,对未达标或未完成的绿化内容进行查漏补缺,落实责任,限期完成,不留死角。

三是加强造林后期管理。坚持“谁造林,谁管理,谁受益”原则,积极引导和组织各类造林业主加强造林绿化管理,搞好中耕除草、浇水、施肥和病虫害防治,实现无杂草、无病虫害、长得好的目标。在秋冬对死亡苗木进行更换,确保林相整齐,无断带缺苗,真正实现造一片成一片、栽一株活一株。

四是科学规划下一年创建。及早谋划下一年示范县创建工作,合理确定示范村范围和个数,分村制订科学方案,因村制宜,突出特色,严格按方案实施,解决树种结构不合理问题。

五是切实创新经营机制。积极探索以认养、捐赠、经营权出让等方式明确责任主体,制定优惠政策,吸引民间资本在路、渠、堤、堰、库等绿化多行动、广投入,真正形成政府引导、群众参与、主体广泛、示范明显的建设机制。

六是加大督办检查力度。将林业生态示范县建设纳入各乡镇、开发区、县直有关单位年度考核内容,搞好部门配合,严格兑现奖惩;县“四大家”包保领导,县委办、县政府办督办部门、县林业局、城建局等单位,继续加强对林业生态示范县建设的督办,做到创建不完成,督办专班不解散,确保创建工作平衡推进,早日实现创建目标,全面提升全县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谷城县人大常委会  卢光敏   邓启友)

责任编辑:张晋

湖北举办线上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
7月25日至26日,为持续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动员全省档案系统抓好国家档案局对湖北档案工作监督检查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湖北省档案局依托中国知网以线上方式举办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省内外档案工作者4.档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