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环境气象条件与特色农业生产
常言道:“万物生长靠太阳,雨露滋润禾苗壮。”气象条件对于农业生产极其重要。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很强,气象条件是农业生产必需的自然环境,不同的农作物适宜不同的气象条件。只有“顺天时、量地力”,才能丰产丰收。
光、热,水、二氧化碳等气象要素是农业生产不可缺少的。农作物和其他植物中的干物质,有90%~95%是利用太阳辐射中的光能,通过光合作用,将其吸收的水和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而形成的。热量资源的多少和变化规律,是决定当地作物布局、农业结构、品种搭配和种植规律的主要因素之一,其表现方式有农业界限温度、积温、无霜期、最热月和最冷月平均气温、年极端最高和最低温度等。
“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表现了水资源对于农业稳产高产的重要性,农作物水分关键期的水分盈亏,会极大影响到农业生产效益。
“天有不测风云”。“风云”为农业生产提供必不可少的资源,也带来了多种多样的气象灾害。气象要素的波动,有时超出了农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所需的正常气象条件范围,出现旱涝、霜冻、冻害、冷害、冰雹、大风、干热风等气象灾害,造成农作物生长发育受阻甚至停止,农业产量低。因此,要分析各种农业气象灾害的发生时期、地理分布规律,确定为害指标,研究危害机理,探索和改进防御气象灾害的技术方法,不断提高农业防灾减灾的能力,趋利避害,获得社会经济效益。
由于地形、坡向、水域等不同,会形成不同的局地气候。烟台苹果、莱阳梨得益于山东半岛夏无酷暑,秋季降温缓和,利于糖分积累;大泽山葡萄得益于半岛中部山脉的阻挡,7月~9月降水少,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金丝小枣得益于鲁北夏季炎热,降水少,气温日较差大。就湖南怀化来说,靖州的杨梅、溆浦的蜜枣、麻阳的冰糖橙、中方的刺葡萄久负盛名。这些均得益于区域小气候、地形地貌和当地土壤肥力等。
不同地区气候不同,可以开发利用的农业气候资源不同,所以要因地制宜发展农业。通过栽培管理技术可以积极利用和改造小气候,达到开发利用气候资源和增产增收的目的,可以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控制和改善局地小气候。
各种农业新技术就是为了选择和开发适合的小气候环境,提高对光、热、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营造防护林和农田林网可以减少大风危害、增加空气湿度、降低水分蒸发速度。地面覆盖物可以调节土壤温度和湿度、延长生长季。遮阳网可以防强光、防高温。建造温室、畜禽舍、贮藏库等工程可以调控或创造必需的小气候条件,使过去不能生产的许多作物和品种得以生产,不能生产的季节可以生产,低产的变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