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电商公司用无人机送货靠谱吗

09.02.2015  13:18

关健

刚刚在1月份举办的美国拉斯维加斯CES展会上,无人机领域的14家参展商中几乎有一半公司来自中国,像深圳的大疆创新生产的无人机目前已在欧美发烧友群体中被人熟知。去年开始,国内对无人机的关注热度迅速升温,能聊上两句无人机如何如何,好像是一件时髦的事。

汪峰求婚、淘宝第一单无人机送货,这几天的“抢头条”让无人机成为舆论热点。但现在看,这仍是一个很小的圈子,而且无人机产品也远没有进入消费级电子产品的阶段。如果说用无人机求婚不足为奇,那么真正用它来送货,进而商业化运营,就有点难了。

首先是成本问题,这个成本不仅仅涉及运费,还包括人力摊销。无人机的操作需要专业人士来进行,而且从上周北京地区的淘宝无人机配送过程来看,想 象中的坐在客厅沙发上看着装有包裹的无人机缓缓地降在阳台上是不可能的,实际在无人机抵达后,还需要快递员将包裹送到客户手中签收。

批量化是降低单位成本的途径,无人机快递一次送一件包裹,至少需要两个人“伺候”,显然并不经济。设想一下,在大众化商品配送之外,如果用无人机配送定制化的商品和服务,而且这种配送方式本身又是享受这次服务的诉求之一,或许能打开销路。

此外,无人机的电池容量、负载重量、滞空时间等均有上限,以此前亚马逊的无人机为例,最多能携带5磅(约合2.27公斤)包裹,飞行时长大概在 25分钟。现实情况是,像京沪等城市的快递公司中心仓库一般选址在郊区,如果通过无人机直接送达距离20公里以上的中心区域的用户手中,恐怕对飞行器来说 有些困难。因此有业内人士提出,无人机配送先从中心仓库到各分拆网点之间试验或许更可行。

这两天一个现象很有意思,快递公司和无人机生产商大多以“现在不愿接受采访”、“涉及很多问题,不方便回应”来应付记者的采访请求。从他们回避过度曝光的普遍态势来看,业内人士对此的确顾虑重重,担心监管层面对这个新兴行业“下铡刀”。

拿淘宝这次试水为例,整个配送过程是在五环外进行,说是之前选择的配送地点涉及五环内区域,但因临时管制原因,送货被限定在通州地区。按这次活 动组织方的说法是,高度低于100米、视野范围500米内的飞行无需报批,但目前监管层面尚未有针对性地划定一条明确的“红线”。淘宝方面此前在接受《第 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说,没有针对无人机配送的后续商业化计划。

即便在无人机更普及的美国上空,来自监管的力量也仍未对无人机的商业化运营高抬贵手。早在2013年底,国际电商巨头亚马逊就对外提出无人机配 送计划PrimeAir,且公司内部正在积极推进相关业务和技术的研究工作,让无人机和配送车搭档,将包裹在30分钟或更短时间内送到顾客手中,推进商业 化步伐。

但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一直未批准亚马逊的无人机计划,它在不久前准许的是将无人机用于农作物长势监测和地产公司拍摄房屋照片,以及授权英国石油公司(BP)在空旷的美国阿拉斯加地区使用商用无人机,用于监视石油钻井平台和管道,均与快递无关。

易观国际分析师王小星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从科技角度讲,无人机配送的确代表了未来物流的一个潜在发展方向,这也是目前电商和物流企业积 极试验的一个原因,但如果提到商业化还很难,一方面无人机在技术上还达不到商业化所要求的精准、高效和低成本;另一方面,“能不能飞”的话语权不在快递和 电商公司手中,有待审批部门的放开。

目前,无人机计划可应用的范围十分广阔,像航拍、农业、地产、消防、Wi-Fi热点、巡线、测绘、野生动物保护等。相比之下,物流配送的无人机商用化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看来,用无人机求婚可能要比送快递更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