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融合转型 枝江推进县域经济转型升级

18.12.2014  20:37

  经济新常态下,转型之路布满荆棘,路径在哪?转型之举需要推力,动力又在哪?

  枝江市的做法是:把信息化作为新引擎,把科技创新作为原动力,把深化改革作为关键招,努力实现全方位转型。

  信息化引领转型。出台《枝江市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方案》,实施企业“两化”深度融合示范推广、中小微企业两化融合能力提升、工业转型升级与产业结构优化、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信息产业支撑能力提升“五大专项”行动。率先在全省建成乡镇信息化推进中心,建立安福寺工业园中小微企业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农村网格化管理综合服务信息平台、电子政务信息平台,实现了园区信息化全覆盖。枝江天盈蔬菜专业合作社搭建了宜昌首家农产品电子商务B2C平台——“三峡买菜网”,将现代流通方式引向广阔农村,构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销一体化链条,实现商家、农民、消费者共赢。

  科技创新驱动转型。目前,全市已有43家规模企业与19所高校、科研院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建成企业研发机构119家,其中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省级技术中心6家、博士后基地2家、博士后工作站1个、院士工作站1个,拥有专业研发技术人员2782人。截至目前,全市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累计达到18家,高新技术产品48个,实现高新技术产值141亿元,同比增长41.1%。

  市场决定助推转型。一方面,建立健全生产要素市场体系,释放市场活力促进转型。组建金润源投资开发公司,出台政府投资项目BT融资建设管理办法,解决融资难题。与民生银行合作成立中小微企业产业发展基金,为全市45家中小微企业发放贷款9850万元。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土地流转,探索建立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累计流转土地22.5万亩,土地流转率达到35%。另一方面,着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运用市场机制倒逼转型。创新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等机制,强化土地、资源环境刚性约束,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和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积极消化产能过剩和淘汰落后产能。近年来,共清理低效闲置用地和批而未供土地4000余亩,淘汰落后产能企业4家。 (编辑:丁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