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市推进粮食行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荆州市地处江汉平原腹地,是全国商品粮集中产区。近年来,该市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坚持以创新思维迎接挑战,用超前眼光谋划发展,破解当前粮食流通结构性、体制性矛盾,推动粮食行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构建产销服务体系,促进农民增产增收。通过采集样品检测分析,结合市场销售信息反馈,每年推荐适合本地种植的稻谷品种;引导粮食购销、加工企业与种粮大户及家庭农场签订稻谷订单合同200多万亩,每年帮助农民增收2亿多元;2016年,各类主体共收购粮食54.3亿斤,其中:按最低收购价收购5.5亿斤。由于启动托市和临储政策,帮助农民增收5.16亿元。
支持新型经营主体,促进市场公平竞争。先后将福娃、洪湖浪、太禾、万福祥、丹宇等18家龙头企业纳入中晚稻托市收购范围;积极推荐太禾、宏凯、丹宇、永盛等龙头企业参与省级成品储备粮竞争分配;择优选择7家规模大、品牌响、资信佳、效益好的企业承储县级储备粮5000多万斤;积极为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申报收纳中转库、烘干整理、粮食晒场等项目,获补贴项目资金2126万元;组织召开银企对接座谈会,引导信贷资金为粮油企业“输血”,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组织企业参加粮油精品展销会和产销对接洽谈会,累计签订外销合同50多万吨。
推动转方式调结构,发展粮食产业经济。在项目申报、政策性粮油经营等方面,支持福娃粮食食品深加工园区、中兴能源(洪湖浪)粮食循环经济园区、白云边酒业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扶持宏凯工贸、新裕农业等企业“双低优质菜籽油”规模化生产;培植“楚娃”富硒食品、“荞得旺”苦荞饮品特色化;推进“禾都”再生稻米、生态虾稻等特色稻米产业化;组织粮油企业与武汉轻工大学、长江大学举行校企对接,促进院校科技成果到企业应用和转化;出台《关于促进工业经济稳增长的意见》等文件,近五年共为30家企业争取技改贴息和精深加工、科技创新项目81个,获项目资金6030万元。
加强仓储设施建设,提升粮食收储能力。组织全市规模以上粮食企业仓储设施情况全面调查,积极申报仓储物流项目85个,获批54个,争取项目补贴资金6297.5万元。全市“危仓老库”维修改造仓容58.1万吨,新建仓库0.97万吨,总投资6584.6万元。
建立“放心粮油”体系,保障百姓“舌尖”安全。全市建成成品粮油批发市场1个、区域性“放心粮油”配送中心9个、“放心粮油”连锁店176家,形成了粮食应急供应、军供网点、粮情监测、“放心粮油”市场体系“四位一体”的粮食供应网络。主动协调相关单位推动“放心粮油”“进学校、进社区、进单位”,2016年,全市共完成“放心粮油”配送销售2.9万吨,配送销售额1.9亿元。
加强粮食流通监管,推进法治粮食建设。完善粮情监测网络,形成覆盖城乡的监管保障体系;建立完善行政权责清单,通过清理共保留行政职权15项;按照“先照后证”的行政审批改革要求,将粮食收购资格的前置许可审批调整为后置许可审批,全市共为542家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办理《粮食收购许可证》年审及换证,推行“双随机”一公开事后监管,推进企业信用信息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