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分局将精准扶贫工作落在实处
(蒋彩虹)熊礼娥身穿单衣挑着一担土急步而来,她正在给自己已经奠基的房子加培墙角。这个50岁左右的农家妇女孤独而瘦弱的身影让人看着心生怜惜。
不远处,她的家是一间平房,一间破旧不堪的危房。门扉合起上着一把锁,从门缝里往时瞧,随意堆放的衣物、破旧的农具、肮脏的锅台以及结着蜘蛛网的屋角让这间母女栖生的房屋显得毫无生气。门前的地上有一口用砖块搭起的灶,烧火后的灰烬铺满一地。她20多岁的女儿在读初一那年不堪学习压力患上了癫痫,丈夫抛下这对母女离家出走至今未归。
这是荆州市长江河道管理局荆州分局精准扶贫工作在弥市镇邱市村扶贫的对象,熊礼娥奠基的房子已纳入村委建设计划,荆州分局投入4万元,村委投入2.5万元,两个月后一幢90平方米的新房将在这里建成。
村委副书记罗永清向前来采访的荆州日报社记者介绍,邱市村目前有750户,2300人,外来人口100多人,有土地3992亩。全村低保户28户,他们大多因智力低下、疾病和丧失劳动能力致贫。
罗永清说,从三万工程工作组进驻邱市村以来这几年,扶贫工作一直都在进行,有些单位与村里举办联谊活动,植树种树,做了一些工作,但未能真正解决实际问题。罗永清说,荆州长江河道分局一进村就与村委会商量,勘察地形。荆州分局局长魏立鹏说的好,只有做实体,办产业,才能真正让贫困户脱贫。他们选中了一块土地,面积20亩,决定在那里置种香菇大棚,由此,荆州分局拿出14万元,促成了这个计划的实施。
罗永清直言,在最早登记的贫困户中,原来指导思想不明,以为脱贫是民政部门的事,各小组一户一户申报,没想到申报的资料全部进了数据库,贫困人员被锁定,出现了登记在册的人不一定是贫困户,而真正的贫困户却没有在册。经过两年的调整,现在基本上实现了“精准扶贫”。但由于扶贫资金不能打入财政,政府给政策给项目,必须以产业带动扶贫,让资金跟着项目走,所以这个政策是长久的。
罗永清带着我们来到公路旁一块麦地,这里种在路边的树木已经砍伐,装到了一辆卡车上,而通向田野深处的树木笔直地站在小路两旁,罗永清看着那块麦地告诉我们,这就是香菇大棚基地。目前20亩麦地已经流转,建成后的大棚将出邱市的贫困户种植。
这片广袤的田野冬麦已经吐穗,蓝色的豌豆花正开,远处的清明吊子色彩艳丽,在一片绿海中飘扬。想像未来的香菇大棚远景,罗永清开心地笑了,这个在村委工作20多年的村干部十分欣慰地说,邱市一直没有好项目,集体收入不大,这个大棚将会解决贫困户的困境,河道局的领导这是真正帮我们邱市办了一件大好事,大实事,我们非常感激。
陪同记者采访的荆州分局党委委员舒学斌介绍,荆州分局这几年响应市政府关于扶贫工作的号召,不仅仅在弥市镇协助邱市项目脱贫,在荆州区菱角湖也资助清河大队20万进行鱼塘护坡,实施产业扶持,受到当地百姓称赞。在荆州区人大评议会上,以98分获得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