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江航道整治:绿色先行打造生态航道

18.04.2016  17:09

    新华社武汉4月18日电(记者王贤)长江经济带建设重点工程——荆江河段航道整治工程去年底全面完工,进入为期一年的试运行,长江中游航运瓶颈被初步打通。记者近日再次踏访这一交通运输部确定的内河航道生态环保示范工程发现,一些航道整治的新理念、新工艺被大量应用,以尽量降低环境影响,并同步进行环境修复,努力打造生态航道。

  初春的荆楚大地芳草萋萋、绿意盎然。在湖北省荆州市区附近的腊林洲水域,记者看到岸边的低滩守护工程已经完工,特制的“H”型水泥砖犬牙交错,碎石覆盖下的草籽已生根发芽,露出根根绿草。

  荆江航道整治工程副指挥长何传金说,岸上工程采取生态化钢丝网格、生态护坡砖等生态护岸结构,实现陆上植被和河岸景观的较快恢复;滩上工程则用生态固滩技术,重建了滩上植被,整个工程用的草籽就有10多种。“我们大力推广生态护坡,等草长起来,就会看到护坡被绿草覆盖,如同自然景观一样。

  在位于湖北石首的倒口窑心滩,一排巨大的长方形黑色“箱式透水促淤结构”相当惹眼。长江航道局宜昌航道工程局项目经理张金来说:“这是一种在我国第一次使用的新材料,世界上应用也不多,像上面的铁丝、网垫等,都是环保新材料,被水淹没后从这里通过的一些小鱼小虾、微生物等,都可以在里面生长。

  荆江治理河段临近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长江天鹅洲白鳍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监利段“四大家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等多个自然保护区,整个河段分布着大量生态植被、生物种群及取水口。

  为了保护好每一条鱼,工程建设者在水下为江豚等珍稀鱼类建设“人工鱼礁”;在鱼类产卵地建鱼巢砖,为鱼类产卵繁殖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江豚喜欢在水流较急的洲头和洲尾生活,我们遵循它的生活规律,在护滩工程开展不同材质、工法的透水框架研究,做出既满足整治要求,又兼顾生境修复的新型透水框架。”长江航道局规划基建处处长高凯春说,工程尽量避开禁渔期进行,将施工对鱼类的影响降到最低。

  同时,还在整治河段进行了6次增殖放流,保育长江渔业资源。据介绍,荆江指挥部已对河段内的3处保护区落实补偿资金4400多万元,与渔业部门洽谈补偿协议2份,补偿560万元,稳定受扰渔民近千户。

  一方面,长江航道局同步进行生态修复,及时弥补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另一方面,以全新的航道整治理念尽可能减轻工程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高凯春说,荆江工程从设计理念上就采取了非常规的方法,实现绿色先行。他说:“我们的主要工程措施是‘固滩稳槽’,守住洲滩和堤岸,以守为攻、因势利导、借力打力,利用自然提供的资源来约束水流,让水流往航道需要的地方和方向冲刷,从而提高航道水深。这种方式对生态的破坏相对较小。

  据了解,荆江工程在生态航道科研、环保工程建设上的投入达到上亿元,加上保护区生态补偿、增殖放流等相关方面的投入,整个工程用在生态环保上的资金超过两亿元。

  专家认为,长江不仅只有航运功能,还有饮水、灌溉、防洪、发电等很多功能。我们的航运建设、航道发展,要尽可能和其他各类功能实现和谐发展,其他功能也不要衰退。

  高凯春说,要发展、干工程,多少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但航道整治要建立在一条健康河流的基础上。我们通过采用绿色环保新理念、新工艺,搞生态修复等,尽可能把影响降到最低,让长江生命之水绵延后世。

  据介绍,工程完工后,可使荆江河段满足4艘3000吨级驳船组成的万吨级船队和3000吨级货船双向通航要求。预计每年将至少节约燃料95万吨,相应减少二氧化碳排量320万吨。(完)

(编辑:刘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