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悄然成为中国今夏首要污染物 防治难度大

31.08.2015  10:39

  在公众的视野还聚焦PM2.5(可吸入颗粒物)时,臭氧却悄然成为今夏国内不少城市的首要污染物。与“张牙舞爪”的雾霾相比,臭氧要“低调”得多,它悄悄“隐藏”在万里晴空中,但其危害丝毫不亚于PM2.5,不容小觑。业内人士和环保专家表示,目前我国夏季臭氧污染形势严峻,必须高度重视,建议从顶层设计、前体物治理、区域协作等多方面入手,加大臭氧污染防治工作力度。

   臭氧“拖累”7月空气质量

  日前环境保护部发布了7月份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及74个城市空气质量状况。报告显示,与去年同期相比,74个城市平均达标天数比例由80.5%下降至73.1%。臭氧(O3)成为“拖累”空气质量的“罪魁”;声名狼藉的PM2.5则位居第二。而这样的情况从夏初就已发生,预计将持续到10月。

  相对于发黑发臭的水污染、发黄发黑且有刺鼻气味的烟污染,以及夹杂着细小颗粒的雾霾污染等有形污染,臭氧污染更具隐蔽性,公众乃至环保部门对无色无味的臭氧污染相对重视不够,但臭氧其实比PM2.5更可怕。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一篇研究成果显示,臭氧对于人体健康至少有四方面的危害:一是刺激和损害鼻黏膜和呼吸道,轻则引发胸闷咳嗽、咽喉肿痛,重则引发哮喘,导致上呼吸道疾病恶化,还可能导致肺功能减弱、肺气肿和肺组织损伤;二是会刺激眼睛,使视觉敏感度和视力降低,也会破坏皮肤中的维生素E,让皮肤长皱纹、黑斑;当臭氧浓度在200微克/立方米以上时,会损害中枢神经系统,令人头痛、胸痛、思维能力下降。三是会阻碍血液输氧功能,造成组织缺氧,严重时会破坏人体的免疫机能,诱发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

  除了对人体健康的伤害,臭氧污染还会危及农作物生长。有研究表明,当臭氧浓度达到50ppb时,全国冬小麦就减产413.2万吨,相当于减掉了北京加山西省的全年产量;大豆减产88.5万吨,相当于减掉了整个吉林省的全年产量。随着臭氧浓度增加,减产还会更加严重。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人员肖宇说,在距离地面10-50千米的高空,臭氧能吸收紫外线,是当之无愧的“地球卫士”,一旦臭氧到了距离地面10-100米左右的近地面层,就换了一副可怕面孔,变成人类的“健康杀手”,应该引起公众和环保部门的重视。

   臭氧污染成因复杂 防治难度大

  环保专家指出,相比于PM2.5,臭氧污染的成因更为复杂,呈现出显著的区域分布和季节变化特征,与此同时,国内对形成臭氧的一些重要前体物检测还处于起步阶段,加上缺乏相应的应对措施,因此臭氧污染防治难度更大。

  中国气象局的研究表明,近地面造成污染的臭氧,其中一部分,来自于高空臭氧层的流入,剩下大部分来自“人为源”: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和氮氧化物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发生光化合反应,生成臭氧等其他污染物。“人为源”可以说是臭氧污染的主力军。

  据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人员肖宇介绍,臭氧的两种主要前体物中,氮氧化物主要来自于燃煤、汽车尾气等,与PM2.5类似;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来源相对非常复杂,从涂料、燃油,炼油厂、干洗店,到生活中常用的发胶、香水,凡是使用溶剂的地方,都会产生这种污染物,这种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可说是量大面广。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大气室工程师孟晓燕根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以往的臭氧监测数据分析,我国臭氧污染呈现显著的区域分布和季节变化特征:南方城市臭氧浓度高于北方,超标时间跨度大。臭氧浓度总体呈现夏季高、冬季低的特征,北方城市臭氧浓度月变化规律呈现倒“V”字形,4月后臭氧浓度逐渐上升,到6月份达到最高值,之后逐渐降低;南方城市臭氧浓度月变化基本呈现“M”形,5-6月和10-11月两次达到最高值。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跃思撰文称,目前我国臭氧污染综合治理措施尚处于探索阶段,治理臭氧需先治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等前体物,但只有按比例降低时才会有效地减少大气臭氧浓度,而目前这个比例还不好掌握。如果单纯降低一种,有可能臭氧浓度反增不减。

  部分基层环保干部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目前对于挥发性有机物还刚启动监测工作,对其来源、排放量等尚处于研究分析和调查研究阶段,对其控制也处于国家无标准、技术不成熟、企业靠自觉的状况。与部分发达国家单一的臭氧污染不同,我国是臭氧与PM2.5交织,相互作用,再加上研究刚刚起步,因而治理难度更大。

   多措并举加强臭氧污染防治

  环保专家认为,臭氧污染是我国治理大气污染面临的另一项挑战,其难度不亚于治理PM2.5。尤其是在人口密集的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特别是北上广等一线特大型城市,夏季臭氧污染加重的趋势更是不容乐观,建议从顶层设计、前体物治理、区域协作等多方面入手,加强臭氧污染的防治工作。

  一是加强对于臭氧污染防治的顶层设计。王跃思等环保专家建议将臭氧前体物纳入国家减排指标,制定针对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氮氧化合物的总量控制规划。由于臭氧前体物也是PM2.5二次颗粒物前体的一种,臭氧与PM2.5治理应该结合起来,综合考虑。由于臭氧污染是一种光化学污染,气温高时污染加剧,因而在考虑全球变暖问题时也要加入臭氧的考量。

  二是加强对不同城市臭氧形成机制的检测。肖宇认为,臭氧前体物在不同地方比例不同,即便在同一个城市,城区与郊区的比例也有差别。各地环保部门与科研机构应该通力合作,把不同地方的臭氧形成机制搞清楚,通过监测摸清楚臭氧前体物的具体比例、排放源的位置,这样才能“对症下药”。

  三是重点控制臭氧产生的前体物。中投顾问环保行业研究员侯宇轩说,臭氧污染治理应对污染物排放源头加以控制,根据臭氧污染的特点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减排措施,对重点排放行业进行严格的监测和控制,加强环保执法力度。要想从根本上防治臭氧污染,还应当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推进清洁能源的使用,最大限度削减污染物排放量

  四是实行区域大面积综合治理。不少环保专家表示,臭氧前体物是流动性很强的物质,一个地区产生的氮氧化合物可能本地人感觉不到,反而飘到其他地方形成臭氧,各个城市单打独斗治理臭氧效果不会太明显,因此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华北五省、长三角、珠三角等臭氧污染严重的地区应当建立区域防控机制,共同应对臭氧污染。(来源:经济参考报) (编辑:刘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