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广晶发表署名文章:《建设生态长江 打造绿色脊梁》
曹广晶
今天是第45个世界环境日,也是新《环保法》实施以来我国第2个法定环境日,为倡导全社会共同保护中华民族母亲河长江,湖北将今年环境日的主题定为“长江大保护,湖北在行动”,旨在凝聚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共识,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作为湖北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首要任务,形成治理污染、保护长江的强大声势,让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
湖北地处长江中游,是长江流经里程最长的省份,也是三峡坝区所在地,守护长江经济带的生态安全,责任最大、任务最重。面对特别的使命,必须采取特别的举措,履行特别的担当。
建设生态长江,贵在理念先行。绿色发展是引领中国长远发展的执政理念和战略谋划,是适应经济新常态、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和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突破口。“十三五”时期,我省要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之路,绿色发展是前提。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必须有坚定的“舍得”思维和强大的转型定力,顶住生态治理压力,付出生态治理代价。要充分发挥绿色考核“指挥棒”作用,完善考核指标体系,突出“绿色GDP”,引领全省加快形成“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实现绿色发展”的大格局。
建设生态长江,重在规划引领。要抓紧编制以《湖北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总体规划》为龙头的“1+5+N”规划体系,采用“逆规划”方式,以负面清单形式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实行总量和强度“双控”,实现“留白”发展,将各类开发活动限制在环境资源承载能力之内,为未来发展留足绿色空间。以此构建起统分结合、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规划体系,将国家规划湖北化、具体化、项目化,成为湖北实施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行动纲领。
建设生态长江,关键是行动落实。当前,长江经济带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极为迫切。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大保护力度,加强源头治理,全面推进长江水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修复,确保“一江清水”永续利用。要牢固树立“上游意识”,不等不靠,在全省迅速开展“查、关、治、罚、复、退”环保专项整治行动,用重拳,出硬招,以严格严厉的手段和严肃的态度,在全省迅速形成打击破坏长江生态环境的雷霆之势,确保长江水质“只能变好、不能变坏”。
建设生态长江,核心是体制创新。建立和完善体现生态文明要求和导向的领导干部考核机制。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推动节能减排,积极开展碳排放权、排污权、节能量等交易试点。积极推进环境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改革。加大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强化激励性补偿,探索建立横向和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加强联动和配合,排除行政区划束缚,建立上下游联动联控机制,共同处置跨界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真正做到“共抓大保护”。
建设生态长江,需要全社会参与。社会公众是建设生态长江和促进绿色发展的生力军。要推进信息公开,畅通公众参与和监督渠道,形成全社会共同监督企业排污行为和政府执法效能的良好环境。积极推进重大环境决策征集公众意见、召开听证会等公众参与制度,通过多种方式广泛听取社会公众意见,提高决策科学性。加强环保宣传和教育,规范引导公众依法、有序、理性参与生态长江建设与保护。要创新和丰富环保公益活动载体,加快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让绿色发展成为全社会共同的理念、共同的责任、共同的行动。
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必须闻鸡起舞、闻风而动,闻号上阵,在问题导向中见行动,在真刀真枪中见实效,不断强化湖北在长江经济带建设中的“支点”地位和“脊梁”作用,让长江永葆生机活力、永远健康美丽、永远奔流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