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天立地】让我们的粮食安全优质高产
湖北日报记者:杨念明 通讯:刘康、常慧娟
回放:2013年7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该基地视察时,感谢朱英国院士团队作出的贡献,希望他们“继续努力,科技兴农”,并作出了“粮食安全要靠自己”的重要指示。
“按照总书记‘粮食安全要靠自己’的指示,我们利用鄂州水稻实验基地做好科技兴农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武汉大学朱英国院士接受记者采访时,欣喜地说,去年,他们培育的珞红4A、两优1318和珞优9348等三个新品种通过了省级审定,已经在全省推广。
这些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有抗性、少施化肥和抗病抗虫等特点,既生态又安全。如“珞优9348”,亩产可达1600斤,抗稻飞虱,也是富硒品种。去年,已在沙洋建立了千亩富硒水稻示范基地。
武汉大学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鄂州实验基地位于杜山镇东港村,有试验田131亩,是武汉大学水稻原创性研究的重要基地。2011年,朱英国院士研究团队60余人正式入驻,进行水稻功能基因研究、种质创新与新品种培育。
总书记的鞭策与鼓励,大大激发了研究团队的热情与信心。
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已78岁的朱英国院士,仍然坚持每年都要到海南和鄂州基地,亲自下稻田开展研究工作。今年4月10日至19日,他又去了海南基地。
5月8日,记者在鄂州基地看到,第一块2.7亩育种试验田刚播下种子。现场负责的老师李晶介绍,播撒了2800多份种子材料——每份材料约50至100粒种子,均匀地撒入平整好的稻田小方格里,每个小方格都会插上标有种子编码的牌子。“20天至25天,种子长出4叶半时,就要移栽。”
2013年至2016年,鄂州实验基地每年种植各类水稻研究与育种中间材料15000余份,高产示范红莲型和两系杂交稻新品种20个、苗头组合200余个。全国水稻育种界的颜龙安、谢华安、陈温福、万建民等院士、专家都来到这里观摩和交流。
目前,朱英国院士团队培育的杂交稻良种种植面积已在亿亩以上,并在东南亚的菲律宾、越南、印尼,非洲的喀麦隆等国大量推广。
应用研究有成就,基础研究也有新进展。朱英国院士介绍,武汉大学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红莲型水稻育性恢复基因克隆与机理研究”“水稻抗褐飞虱基因克隆与应用”等成果,先后在国际顶级杂志 Plant cell (植物细胞)、 PNAS (美国科学院院报)上发表。“红莲型杂交稻高产分子机理”成果在《自然》杂志的子刊 Nature plants 上发表。
不仅如此。武汉大学参与完成的“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研究与应用”于2013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武汉大学主持完成的“水稻胚乳细胞生物反应器及其应用”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武汉大学主持完成的“红莲型新不育系珞红3A与超级稻珞优8号的选育和利用”获湖北省科技进步特等奖。“希望研究团队今后能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产业发展上,取得更大突破。”展望未来,朱英国说。
http://www.sohu.com/a/151580161_162595
(稿件来源:《湖北日报》2017年6月24日 本网编辑:付晓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