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男童移植造血干细胞挽救95公斤"胖爸爸"(图)

15.04.2015  11:06

  摄影/记者 魏彤

  “能用自己的血来救爸爸,真棒。”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血液科病房里,31岁的邓先生与儿子晨晨昨天接受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与常见的父母向子女移植不同,作为北京市脐血库首例“子救父”的病例, 6岁的晨晨还将为挽救95公斤身患白血病的“胖爸爸”而进行外周造血干细胞采集。

  据了解,31岁的患者邓先生本来身体十分结实,去年12月开始,他发现自己总是反复发烧咳嗽,持续了两个多月也不见好,一次带儿子去医院看病的同时,也为自己做了检查,结果儿子只是过敏,邓先生却被确诊为急性髓性白血病。

  经历了三次化疗的邓先生现在就诊于北大医院血液科,据他的主治医生、北大医院血液科主任任汉云介绍,由于他的病情十分紧急,已经无法等待时间较长的非亲缘骨髓配型,因此只能寄希望于亲人。幸运的是,经过配型,6岁的儿子晨晨与爸爸配型成功。

  但一边是95公斤的“胖爸爸”需要比常人更多的造血干细胞数量,一边是只有6岁的幼子,大量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可能对身体产生一定的影响,邓先生的妻子陷入了两难的境地。这时经过了解,医生发现,邓先生和妻子曾在晨晨出生时为其存储了一份脐带血,幸运再次降临在这个家庭。

  “原来给孩子存脐带血,也没想太多,只是想给孩子一份保障。其实曾经也有过犹豫,但没想到这次真用上了,真的庆幸没有放弃。”邓先生的妻子表示。根据实际情况,任汉云主任为邓先生制定了一份优选方案,先输注孩子的脐带血,随后再从孩子的外周血中提取造血干细胞进行移植治疗。

  活泼的小晨晨告诉记者,能用自己的血来救爸爸,觉得自己特别棒。而实际上,作为北京市脐血库首例“子救父”的病例,能够通过孩子的脐带血来挽救父母的生命也十分罕见。据任汉云介绍,从临床效果来看,供体的年龄越年轻,移植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据悉,这是北京市脐血库第12例自存脐血移植案例。与骨髓库不同,脐带血是以实物的形式保存,不需要征求供者最终的捐助意愿。因此,可根据患者需要及时进行移植。

  到目前为止,北京市脐血库自体库共存储18万余份。自体或亲属移植应用了12份,自体库与公共库整体应用了近700份。使用案例中,成人占48.6%,其中救治年龄最大患者80岁。体重超过100斤的患者,占近50%,其中体重最大患者95公斤。(记者 刘洋)

此稿件为延展阅读内容,稿件来源为: 北京青年报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纠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