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项目烂尾亟待制度把关

18.04.2016  10:02

  堂吉伟德

  柳州一家企业涉嫌套取科技项目资金,在多名举报人长期举报后,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厅梳理发现,截至2015年6月30日,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逾期(或到期)未验收项目共3100多个,涉及资助经费7.13亿元。(4月17日《新华网》)

  之前,相关机构对高校科研经费使用情况的审计发现,直接用于课题研究的费用开支仅占四成,管理费用、人员经费等开支约占六成。面对诸多问题,科技部部长万钢感到“痛心”和“错愕”。大量科研经费成为“唐僧肉”,广西的“项目烂尾”,又成为科研费用分配和使用之乱的侧影。

  重分配轻检查,重计划轻验收,重前置轻后续,重数量轻质量,已成为科研经验使用的“难承之重”。科技项目烂尾的实质,是制度失灵下的责任缺失。按理说,科研经费的分配、考核、验收和奖惩,有着一套完善程序,既要经过可行性论证,又要经过绩效性评估,还有刚性的纠错机制,包括项目实施人未能按期完成任务,未达到预期的效果,造成了项目经费的耗费,或者基于各种因素而未能坚持,使得项目最终半途而废……如此种种,都应有相应的应对措施和处理办法,断没有到期不验收,有头无尾和放任自流。监管机制虚置,项目烂尾则不足为怪。

  随着国家对科研的高度重视,公共财政的投入也越来越大。与此同时,费用管理依然处于粗放层次,再加上信息开放度不够,社会知晓率低,科研经费的使用没有置于阳光下操作,科研经费的低效化使用,就难以得到改善。

  科研经费的使用,应有严格的监管程序,对重大科研项目更应做到“项目审计制”。唯有健全责任倒查和终身负责制,把项目的绩效同管理者的利益紧密捆绑,其才会在分配时小心谨慎,在管理时恪尽职守,在追溯时不遗余力。科研费用的使用,才会因责任的到位而日益高效。

(编辑:刘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