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打响畜禽粪肥资源化利用攻坚战 畜禽养殖迈向绿色时代
湖北是畜牧养殖大省,万头以上规模化养猪场近800家,居全国第一,生猪出栏全国第五。
养殖业的迅猛发展,保障了市场供给,促进了农民增收。但带来的环境污染也日渐突出,成为公害。
向污染宣战,变粪为宝。荆楚大地上,一场畜禽粪肥资源化利用的攻坚战早已拉开帷幕。
从臭气熏天到清洁排放
“过去,一进村就臭烘烘的,城里的孙子回来过年,捂着鼻子就往外跑。”年过六旬的仙桃市彭场镇农民陈军回忆往昔,直皱眉头。
8月上旬,记者再次走进彭场镇,曾经满地的鸡粪不见踪影,一座现代化的双孢菇工厂“消化”了气味熏人的鸡粪。技术员洪康介绍,公司可年“消化”鸡粪1万吨,产菇后的废料还可作为有机肥还田。
我省畜牧业养殖规模大,集约化比例高。去年全省生猪出栏4223.6万头,牛出栏160.3万头,羊出栏555.4万只,家禽出笼52195.9万只。据测算,全省畜禽粪污年产生量超过1亿吨。
前几年,全省有1800多家规模养殖场采用污水深度处理模式,但因设施资金投入大、运行成本高、处理效果不稳定等,很多处理设施成了摆设。曾经,全省污水中畜禽粪便占COD(化学需氧量)排放量的70%,畜禽粪污利用率不足50%。
随着国家环保法律法规和条例相继颁布,我省也出台了《湖北省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等文件,给畜禽养殖戴上“紧箍咒”。去年初,以在安陆召开的全省畜牧兽医工作会议为标志,我省打响了绿色畜牧保卫战。
设置养殖业环保“门槛”,科学划定“三区”(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倒排时间表,1969个禁养区内已搬迁或关闭畜禽养殖场3798个,关停进度达84%,地方投入补偿资金共计超过8亿元。重点推广清洁化生产方式,每年投入近20亿元支持养殖场升级改造,全省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到70%以上。在养殖场配套建足粪水、沼液储存池;通过养殖场配足消纳土地、与周边种植基地对接、市场经营等多种方式,确保粪肥利用有出路。
通过做“减法”,实现粪便污水“零排放”,全省粪肥综合利用率达到68%以上。目前,仙桃、天门、京山、老河口、浠水、宜城等6县市入选全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重点县。今年6月,在全国畜牧业现代化推进会上,湖北就粪肥综合利用经验作典型发言。
种养结合,农牧循环发展
“青椒多少钱一斤?”“二块五。”安陆孛畈镇神州牧业公司配套建设的生态农业园内,用沼液沼渣种出的大棚蔬菜,价格不菲。
园区内,近千亩菜地种满了豆角、辣椒等时令蔬菜。几名工人正手持水枪,喷洒沼液。
种的蔬菜不施化肥,不打农药,全靠沼液来提供营养。“2万头生猪,每天要产生近百吨粪污,都被这些蔬菜‘吃’了。”董事长黄晓燕介绍,猪粪经过干湿分离并发酵后,沼气供农业园和附近农户免费使用,干粪被农户运走当农用肥,粪水则在厌氧池中发酵成沼液肥,通过高压排污泵送到菜地利用。
黄晓燕算了笔账,全年可节约肥料开支约50万元。同时,提高了蔬菜抗病能力,提升了蔬菜品质和市场竞争力,每亩可增收500元左右。生态园每年可消纳畜禽粪污8000吨,周边10公里范围内的畜禽粪污可全部资源化利用。
种养结合,循环发展。专家指出,通过以地定养,以养肥地,种养对接,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促进果菜茶质量效益提升。全省以果菜茶优势产区、核心产区、知名品牌生产基地为重点,支持引导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生产和施用有机肥,实现节本增效、体质增效。
功能互补、能量循环、高效生态的种养模式,大幅提高了农业资源利用率,实现了农牧循环发展。
创新机制,立足长远
“在养殖密集区域,引进社会资本,专业化、公司化运作,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畜禽养殖粪肥资源化利用机制。”省畜牧兽医局副局长陈红颂介绍。
仙桃市三伏潭镇率先破题。采取PPP模式,通过政府投资建设施、养殖户出钱买服务、第三方统一收集利用,推动解决中小规模养殖场投入难、粪水处理难、利用难的问题。
镇政府整合资金建设粪污利用系统,交给华新蔬菜专业合作社使用,规模养殖场配套建设粪污存储池,合作社定期到养殖场有偿收集粪污,加工成有机肥供社员种菜。“每亩节约肥料钱200元、提高单产与价格增收500元,每年为合作社增收420万元。”理事长严金华说。
养殖户愿意、种植户受益,政府乐意、社会满意,皆大欢喜,形成畜禽粪肥综合利用的大格局。目前,全省已建立各种形式的PPP集中收集处理模式81个。宜城绿鑫清洁能源生产利用模式、京山中王关良种猪场室外发酵床模式、枝江丰联佳沃牛场床一体模式……新模式新办法层出不穷。
大批新型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经营主体产生,衍生了收粪户、施肥队等新职业。据统计,全省290多个有机肥厂年产有机肥220多万吨,产值近20亿元。
荆楚田野,绿水青山,好空气又回来了。(孟静 汪明阳 谢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