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架的桂冠是如山的责任
王才忠
近日,神农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获得“世界自然遗产地”称号。加上之前获得的人与生物圈保护区、世界地质公园,神农架成为被联合教科文组织三大保护制度共同录入的遗产地。(本报昨日报道)
丰富的生物资源和神奇的地域文化,让神农架注定惊艳世界。据传,华夏始祖之一的神农氏曾在此架木为梯,采尝百草,救民疾患,教民稼穑;位于第二级第三级阶梯交界处的地理位置,承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滋润,使这里成为“物种基因库”、“天然动物园”和“绿色宝库”。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神农架实至名归。
经济全球化时代,一方山水成为世界遗产地,将会带来丰厚的旅游经济附加值。但“世界遗产名录”不能同“热门旅游景点”划上等号,对于自然或历史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保护”永远要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如何把世界遗产地的保护与发展处理好,考验着人们的责任与能力。有些世界遗产地就因保护不力等原因,已被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单,在我国,已有几处世界遗产地受到了黄牌警告,有的甚至多次受到警告。警告的原因,不外是旅游开发过热,过分追求商业利益;或是缺乏保护经验,以至于某些看似“好心”的保护和修复,反而成了破坏。
教训面前,我们首先应该端正心态,进一步提高对世界遗产地核心价值的认识,弄清设立世界遗产地的初衷。生物圈保护区三个特点中,第一个特点就强调它是受保护的典型环境地区,其保护价值需被国内、国际承认,它可以提供科学知识、技能及人类对维持它持续发展的价值。另外两个特点,也是围绕保护展开,强调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开发。地质公园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促进经济活动和可持续发展,通过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和地区环境,增强当地居民对地质遗迹的认同,最终使地质遗迹得到直接保护。设立世界遗产名录的目的更是开门见山:为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虽然列入名录的地方往往本身都是风景名胜,可以组织游客进行游览,但保护是首要前提。
神农架的“三顶桂冠”来之不易,它不仅是湖北的荣耀,更是如山的责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成果,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结果。建设生态文明,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社会。作为联合国三大保护制度共同录入的遗产地,神农架理应以此为契机,加大生态保护力度,积极借鉴先进经验,在保护与合理开发上探索出一条新路,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世界遗产地保护作出示范,同时也为全球的生态治理提供中国经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世界遗产地是荣誉,荣誉也是责任,责任意味着担当,失责也应受到追究。统筹协调各方关系,科学设计神农架保护与合理开发的规划,细化责任,有序引导游客,才能使神农架这一珍贵遗产永远是我们的“绿色宝库”。
(编辑:刘晓丽)